心读陶渊明
2010-11-13 22:02:06 发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清幽古雅的小诗不知道在中国人的嘴里传唱了多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家园又在中国人的梦乡徜徉了有几多时候。今天的我们翻开陶渊明的文章,来用心解读他。看到的是一腔苍茫太古的灵韵,看到的是不加修饰的赤子之心。他可以抱着无弦的琴弹得涕泗滂沱,天籁入心,松风和鸣,或许许在那么多的人里面只有陶渊明代表了魏晋风度。
先从这两句诗说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里面把它作为无我之境的代表。什么是无我之境?就是以物观不着我之色彩。人们或许感叹,诗歌不就是情感的集中体现,怎么无我?因为在境界高的圣贤眼中,我就是自然,就是万物。也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陶渊明的境界就是心中氤氲着自然,唿吸凝哮成风声。肚子里孕育的是整个天地苍生,宇合星空。也就是我们哲学的之高境界——天人合一。或许按神学的角度讲,叫做上窥天道,与天同寿,没有一切的障。所以说,他的诗写的自己也是自然,写的是方寸,也是天地,看诗的时候,很难独立的看到他,很难把他和天地分开,这就是所谓的无我之境。
现在说,人和自然最好的结合是什么?曰田园。田园是谁开创的那就是陶渊明,也同时开启了光耀文坛的田园诗派。像后来的摩诘也不过是承掌了陶渊明的衣钵。
“ 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这应该是多美的景色。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面为中国人诠释了家园。这个家没有宫廷亭台,没有激流重峦。只是一派农耕种作,来往怡然的景色。在这片景色里看不出任何的刺激,或者诱惑。因为他是平静的,或许是是你内心最渴望得到的净土。经论事务,鸢飞戾天的人终于得以一安眠。这就是家,是每个人心灵的归宿。这就是陶渊明的高明所在。他笔下的家园,不是神学者所渲染的无所不有,高堂美姬,伎乐井然的天国。而是真真正正的可以触摸到的人间,是家,是人家。
明白了这些,就能明白中国人对陶渊明的特殊情怀,他的事不像李白那么飘逸浪漫,也没有杜工部的诗那么以诗代史,没有陆游的铁马冰河,气吞霄汉。甚至有人说他避世消极。但是他的影响是那么广泛。主要是他的诗写的真正的自己。不像诗经那么苦涩无聊,不像《越人歌》那么拗口难懂,尽去古乐府的华丽不实,是自己心中的诗,写给有心的人看。
先从这两句诗说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里面把它作为无我之境的代表。什么是无我之境?就是以物观不着我之色彩。人们或许感叹,诗歌不就是情感的集中体现,怎么无我?因为在境界高的圣贤眼中,我就是自然,就是万物。也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陶渊明的境界就是心中氤氲着自然,唿吸凝哮成风声。肚子里孕育的是整个天地苍生,宇合星空。也就是我们哲学的之高境界——天人合一。或许按神学的角度讲,叫做上窥天道,与天同寿,没有一切的障。所以说,他的诗写的自己也是自然,写的是方寸,也是天地,看诗的时候,很难独立的看到他,很难把他和天地分开,这就是所谓的无我之境。
现在说,人和自然最好的结合是什么?曰田园。田园是谁开创的那就是陶渊明,也同时开启了光耀文坛的田园诗派。像后来的摩诘也不过是承掌了陶渊明的衣钵。
“ 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这应该是多美的景色。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面为中国人诠释了家园。这个家没有宫廷亭台,没有激流重峦。只是一派农耕种作,来往怡然的景色。在这片景色里看不出任何的刺激,或者诱惑。因为他是平静的,或许是是你内心最渴望得到的净土。经论事务,鸢飞戾天的人终于得以一安眠。这就是家,是每个人心灵的归宿。这就是陶渊明的高明所在。他笔下的家园,不是神学者所渲染的无所不有,高堂美姬,伎乐井然的天国。而是真真正正的可以触摸到的人间,是家,是人家。
明白了这些,就能明白中国人对陶渊明的特殊情怀,他的事不像李白那么飘逸浪漫,也没有杜工部的诗那么以诗代史,没有陆游的铁马冰河,气吞霄汉。甚至有人说他避世消极。但是他的影响是那么广泛。主要是他的诗写的真正的自己。不像诗经那么苦涩无聊,不像《越人歌》那么拗口难懂,尽去古乐府的华丽不实,是自己心中的诗,写给有心的人看。
阅读(2849)┊ 评论(2)
对该博文的评论(2条)
一杯茗茶,一卷古书,一把筝琴,这种自然充满灵动的生活只是在心里。
是陶渊明成就了田园还是田园早就了陶渊明
是陶渊明成就了田园还是田园早就了陶渊明
说的好啊
共有2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