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晕的树林》1 简媜
阅读(5668)┊ 评论(0)
前一篇:你不是我 不用懂得我的难过
对该博文的评论(0条)
此书收集简媜书稿重写的散文小品八十九篇,举凡寻常生活、怀乡、旅行、阅读等多种题目都经检视、增修,又按地理风物布置其方位走向;精致投射,展现盎然之新意。
从东边出发 杂树(一)
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当下的喜悦,是带着感动的。不独在烈日之下找到一处凉荫,可以憩息;也在微风习习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它导引人进入平安的心境,去分享栖息于树内的鸟啼或不知躲于何处的蝉嘶。树并不因为群鸟在
第一章 大气
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当下的喜悦,是带着感动的。不独在烈日之下找到一处凉荫,可以憩息;也在微风习习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
它导引人进入平安的心境,去分享栖息于树内的鸟啼或不知躲于何处的蝉嘶。树并不因为群鸟在此结巢而失去光华,也不会因孩童任意地采花摘果而枯萎,它仍是一棵大树,昂然而无憾地尽一棵树的责任,它使前来的生灵都不约而同地展现它们优美的一面。
大气的人也如此吧!
他甚少在公众场合振臂疾言他的理想、抱负,因为他知道过多的言论若不能落于实践,无疑是污蔑了自己。他也避免将别人的隐私当作茶余后可供谈兴的资料,以润滑个人的人际关系。
在竞逐名利、不择手段赢取利益的社会风潮里,他总有分寸,懂得替前人后辈留一席空间。他深知人之一生不应只是一场征伐的过程,而是淬炼自己精神人格的唯一机会。当他思索生命,常常放在时代的转盘里拟定前路,他乐于将一生耕耘的成果与众人分享,作为对人世的报答。
一个大气的人,也是一个稳若泰山的人,不必夸耀其臂膀雄厚,自然生出令人向往的信任感,犹如众鸟归巢。他不曾提起显赫家世,以引起他人艳羡,也不必提清苦门楣,变相夸耀自己奋斗的能耐。
他只是他,无从得知他的靠山在哪里,犹如地面的人不得测知地底根柢。对大树而言,靠山就是它的磐根,大气的人亦如此吧!
大气的人也是平凡人身,自有七情六欲的缠缚,但他多了一层自省沉思的功夫,懂得返回内在的明镜灵台,拔除人性中粗糙的成分。他愿意独自与生命的纯真本质对谈,把一生当作是对它的盟誓。
第二章 关怀
作为一个人,永远无法独立于人世之外,这是生命的任务。
我们进驻于形色各异的肉体,犹如在旷野上搭起百千万亿个营帐。春日的太阳无私地纺织每个帐包,用绿绣线打了三两只蝴蝶;秋月带着微笑,让酣睡的人梦见早霜。
如果漫长的一生,只用来擦拭自己的名号,人世也就孤单了。我们的肉体是一管奥妙的乐器;两朵耳,为了采集雄浑的古谣,两颗眼,测量美丽的海域,而作为发声的嘴,乃为了播送欢愉福音,抚慰那些暂时倾倒的营帐、忽然断弦的乐器。当我们愿意用一颗关怀的心拨动自己的乐器,音符所能到达的地方,比翅膀更远。
作为旷夜里百千万亿个营帐之一,我们无法永远占领方寸草地,也不能自私酣眠,罔顾附近营帐传来悲哀的歌吟!关怀的心使我们虽在宁谧春夜,也会为盛夏雷雨提早失眠。不仅为了保护自己的帐,亦悬挂同在旷野的人们。
我们对人世有一个天真的梦,希望有朝一日,众乐齐响,清扬的曲子随风飘荡,融化银白的雪峰,润泽柔嫩的草茵。我们就这样弹奏下去,忘了疲倦,让流浪者回到家乡的树荫,绝望的兽跑回原野放歌。
我们用同样的曲子迎接诞生,接受死亡。
当这个梦占据耳朵,听到的声音更浑厚;它镶嵌眼眶,看到的美丽更辽阔;当梦膏了唇,我们发出大音。
从关怀的心开始,永远无法独立于人世之外,我们欢心领受生命的任务,忘了疲倦。
第三章 性情中人
从东边出发 杂树(一)
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当下的喜悦,是带着感动的。不独在烈日之下找到一处凉荫,可以憩息;也在微风习习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它导引人进入平安的心境,去分享栖息于树内的鸟啼或不知躲于何处的蝉嘶。树并不因为群鸟在
第一章 大气
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当下的喜悦,是带着感动的。不独在烈日之下找到一处凉荫,可以憩息;也在微风习习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
它导引人进入平安的心境,去分享栖息于树内的鸟啼或不知躲于何处的蝉嘶。树并不因为群鸟在此结巢而失去光华,也不会因孩童任意地采花摘果而枯萎,它仍是一棵大树,昂然而无憾地尽一棵树的责任,它使前来的生灵都不约而同地展现它们优美的一面。
大气的人也如此吧!
他甚少在公众场合振臂疾言他的理想、抱负,因为他知道过多的言论若不能落于实践,无疑是污蔑了自己。他也避免将别人的隐私当作茶余后可供谈兴的资料,以润滑个人的人际关系。
在竞逐名利、不择手段赢取利益的社会风潮里,他总有分寸,懂得替前人后辈留一席空间。他深知人之一生不应只是一场征伐的过程,而是淬炼自己精神人格的唯一机会。当他思索生命,常常放在时代的转盘里拟定前路,他乐于将一生耕耘的成果与众人分享,作为对人世的报答。
一个大气的人,也是一个稳若泰山的人,不必夸耀其臂膀雄厚,自然生出令人向往的信任感,犹如众鸟归巢。他不曾提起显赫家世,以引起他人艳羡,也不必提清苦门楣,变相夸耀自己奋斗的能耐。
他只是他,无从得知他的靠山在哪里,犹如地面的人不得测知地底根柢。对大树而言,靠山就是它的磐根,大气的人亦如此吧!
大气的人也是平凡人身,自有七情六欲的缠缚,但他多了一层自省沉思的功夫,懂得返回内在的明镜灵台,拔除人性中粗糙的成分。他愿意独自与生命的纯真本质对谈,把一生当作是对它的盟誓。
第二章 关怀
作为一个人,永远无法独立于人世之外,这是生命的任务。
我们进驻于形色各异的肉体,犹如在旷野上搭起百千万亿个营帐。春日的太阳无私地纺织每个帐包,用绿绣线打了三两只蝴蝶;秋月带着微笑,让酣睡的人梦见早霜。
如果漫长的一生,只用来擦拭自己的名号,人世也就孤单了。我们的肉体是一管奥妙的乐器;两朵耳,为了采集雄浑的古谣,两颗眼,测量美丽的海域,而作为发声的嘴,乃为了播送欢愉福音,抚慰那些暂时倾倒的营帐、忽然断弦的乐器。当我们愿意用一颗关怀的心拨动自己的乐器,音符所能到达的地方,比翅膀更远。
作为旷夜里百千万亿个营帐之一,我们无法永远占领方寸草地,也不能自私酣眠,罔顾附近营帐传来悲哀的歌吟!关怀的心使我们虽在宁谧春夜,也会为盛夏雷雨提早失眠。不仅为了保护自己的帐,亦悬挂同在旷野的人们。
我们对人世有一个天真的梦,希望有朝一日,众乐齐响,清扬的曲子随风飘荡,融化银白的雪峰,润泽柔嫩的草茵。我们就这样弹奏下去,忘了疲倦,让流浪者回到家乡的树荫,绝望的兽跑回原野放歌。
我们用同样的曲子迎接诞生,接受死亡。
当这个梦占据耳朵,听到的声音更浑厚;它镶嵌眼眶,看到的美丽更辽阔;当梦膏了唇,我们发出大音。
从关怀的心开始,永远无法独立于人世之外,我们欢心领受生命的任务,忘了疲倦。
第三章 性情中人
那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如果一大早出门,发现每个人的表情都一样,谈话内容、声调、姿态如出一辙,大家都是模子印出来的人,那活着还有什么趣味?
我想,人生这座舞台还值得观摩,有一部分吸引力来自于人的演出。每个人都有一本唱词,时而悲调,时而乐歌。有人在角落饮泣,同时有人在另一隅欢唱;世界不会同时喧腾,也不会同时绝望。忧伤的人虽然悲凄难忍,但闷头一想,还好只有我在哭,别人尽情吟诵他们的喜,我尽力演出我的悲,风雨与晴朗同台。也许,每个人手中的唱本都大同小异,可是时空不同、性情迥异,我的低调在别人口中变成悠扬,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确初步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与性情走向,然而,同等成长环境的孪生兄弟有时也出现南辕北辙的发展,这又牵涉到教育与经历不断累积而进行融合的变化过程,血缘的决定因素渐渐淡化。
因此,当我们指称某人是性情中人时,必定包括了对他人格风范、性情基调以及生命态度的赞美。他善于编理通过他身上的每一次变动,提炼加之于他的每一次考验,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在日趋僵化的都会面目中,释放独特的悲情与欢愉。
这种人有一共同特色,就是任真而不任性,真率而非轻率。他既能尊重群体组织,又能适切地散发个人情调;与其说他情感丰富,不如说以理智渠道放纵情感波涛。
当然,跟这种人做朋友,有时也挺麻烦的。他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标价高得令人咋舌,害你感动得快哭出来了,赶快回请他吃大餐,他剔着牙慢悠悠地说:“其实两百元的礼物不值得你这么破费!”
“啊!不是两千元吗?”
“不!我嫌它便宜自个儿添了个零。”
第四章 贵人
紫微斗数、命相卦理都提到“贵人”,但没提他长什么样子。
这么说,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可能成为“贵人”。有心两肋插刀或无意之间行举手之劳的人也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忽然出现的助缘。那么,每个人都具有“贵人”双重身份,被资助或莫名其妙地成为他人的吉星。
我喜欢这样的人际关系。它意味着我们不可势利地对周遭人物分级,因为被你列为劣级的某个人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件事中发挥作用,甚至扭转颓势。虽然未来的故事谁也不能推测,但预先心存感激应是好事。实言之,人生一场,帝王将相不比我高贵,贩夫走卒也不比我卑微。人,就人性的深层结构而言,一律平等,不同的只是外相,一袭黄袍或蓝褛布衣之别。黄袍之身,可能比别人多了优渥环境与机运;流落街头的,也是人,流落并非他生来愿意如此。
但是非常明显地,带着功利色彩的社会价值体系已经替芸芸众生分等级,像果农替水梨分级一样,从面貌、穿着、配饰、名片、居所、学识、经历 划分“特优”、“优”、“中级”、“劣质”,价钱当然相差悬殊。我们从小熟练比大小、比高低、比长短的游戏,然后很聪明地用这套度量衡划分人,也被人划分,这已成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求生守则之一。然而,任何一种度量衡如果离人的“悲悯天性”愈来愈远,绝对不是最好的。
那些固执地握着功利价值尺寸的人,有时我替他们惋惜,他们仰赖了不可仰赖的却不自知。手掌中的荣华富贵自有其方向,功名利禄从十方而来亦将向十方散去,拥有的只是“短暂片刻”。明白这一点,当荣华富贵凝聚在身上时,自会急如星火地布施出去,世间的功德打比方说,拥有一碗水时解他人之渴与拥有一池水却独泳其中,哪个大呢?富而不知“种福”是真的贫,贫而“种福”才是富贵吧!
所谓有贵人相助,我想是因缘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施行了对人的诚恳与尊重,才替自己种下了将有贵人相助的可能。好比种树,曾经下苗,将来绿树成荫。
贵人,指自己。
第五章 情绳
像一条柔韧的绳子,情这个字,不知勒痛多少人的心肉。
我想,人生这座舞台还值得观摩,有一部分吸引力来自于人的演出。每个人都有一本唱词,时而悲调,时而乐歌。有人在角落饮泣,同时有人在另一隅欢唱;世界不会同时喧腾,也不会同时绝望。忧伤的人虽然悲凄难忍,但闷头一想,还好只有我在哭,别人尽情吟诵他们的喜,我尽力演出我的悲,风雨与晴朗同台。也许,每个人手中的唱本都大同小异,可是时空不同、性情迥异,我的低调在别人口中变成悠扬,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确初步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与性情走向,然而,同等成长环境的孪生兄弟有时也出现南辕北辙的发展,这又牵涉到教育与经历不断累积而进行融合的变化过程,血缘的决定因素渐渐淡化。
因此,当我们指称某人是性情中人时,必定包括了对他人格风范、性情基调以及生命态度的赞美。他善于编理通过他身上的每一次变动,提炼加之于他的每一次考验,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在日趋僵化的都会面目中,释放独特的悲情与欢愉。
这种人有一共同特色,就是任真而不任性,真率而非轻率。他既能尊重群体组织,又能适切地散发个人情调;与其说他情感丰富,不如说以理智渠道放纵情感波涛。
当然,跟这种人做朋友,有时也挺麻烦的。他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标价高得令人咋舌,害你感动得快哭出来了,赶快回请他吃大餐,他剔着牙慢悠悠地说:“其实两百元的礼物不值得你这么破费!”
“啊!不是两千元吗?”
“不!我嫌它便宜自个儿添了个零。”
第四章 贵人
紫微斗数、命相卦理都提到“贵人”,但没提他长什么样子。
这么说,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可能成为“贵人”。有心两肋插刀或无意之间行举手之劳的人也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忽然出现的助缘。那么,每个人都具有“贵人”双重身份,被资助或莫名其妙地成为他人的吉星。
我喜欢这样的人际关系。它意味着我们不可势利地对周遭人物分级,因为被你列为劣级的某个人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件事中发挥作用,甚至扭转颓势。虽然未来的故事谁也不能推测,但预先心存感激应是好事。实言之,人生一场,帝王将相不比我高贵,贩夫走卒也不比我卑微。人,就人性的深层结构而言,一律平等,不同的只是外相,一袭黄袍或蓝褛布衣之别。黄袍之身,可能比别人多了优渥环境与机运;流落街头的,也是人,流落并非他生来愿意如此。
但是非常明显地,带着功利色彩的社会价值体系已经替芸芸众生分等级,像果农替水梨分级一样,从面貌、穿着、配饰、名片、居所、学识、经历 划分“特优”、“优”、“中级”、“劣质”,价钱当然相差悬殊。我们从小熟练比大小、比高低、比长短的游戏,然后很聪明地用这套度量衡划分人,也被人划分,这已成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求生守则之一。然而,任何一种度量衡如果离人的“悲悯天性”愈来愈远,绝对不是最好的。
那些固执地握着功利价值尺寸的人,有时我替他们惋惜,他们仰赖了不可仰赖的却不自知。手掌中的荣华富贵自有其方向,功名利禄从十方而来亦将向十方散去,拥有的只是“短暂片刻”。明白这一点,当荣华富贵凝聚在身上时,自会急如星火地布施出去,世间的功德打比方说,拥有一碗水时解他人之渴与拥有一池水却独泳其中,哪个大呢?富而不知“种福”是真的贫,贫而“种福”才是富贵吧!
所谓有贵人相助,我想是因缘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施行了对人的诚恳与尊重,才替自己种下了将有贵人相助的可能。好比种树,曾经下苗,将来绿树成荫。
贵人,指自己。
第五章 情绳
像一条柔韧的绳子,情这个字,不知勒痛多少人的心肉。
又像深山崖壁的一处泉眼,在某一场丰沛雷雨之后,山内的树、湖床、石渠与崖壁仿佛受了感动,竟互相对应起来;雷雨在几天前停了,雨水却沿着这条对应的小路,淙淙地从泉眼流出。一切生动起来,有了滋润的活力,耐冷的翠苔与露宿的花草,纷纷在渠道的两岸落脚,装扮了深山一隅,也义无反顾地往平原的人世行去。
我们有了情,意谓着参与人世的开始。情,需要相互共鸣、唿应,才能更雄壮。一个幽禁在孤独花园里的人,他固然有情却无法实践情,他的歌吟缺乏回声,哀歌听不到响应,情,恰好掘成一口井,渐渐自埋了。
有情虽然可喜,但必须会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绳能救起溺水者,也能绕颈取人性命!当我们用情,常预期别人应给予同等重量的回报。给爱,得爱;布义,得义。如果收受的双方能共同实践情字所蕴涵的精神,那是世上殊缘。但更多时候,世事无法圆满。给予太重却无法回收,或意不在此,他人又源源用情,造成两难。若是前者,用情的人体会他人无法回应的艰难,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或可免除怨怼;后者,亦是如此。用情而不知进退、节制,反而带给自己及对方苦恼,则属滥情了。
世间儿女私情,常在不知善用的情况下不断粉碎,衍生怨恨;一条情绳打了死结,有时毁了别人,有时勒死自己。就算侥幸活下来,胸中的死结却解不了,转而恨这人世,为何独独给他苦头吃!其实,每人手中的情绳都代表着试炼的开始,我未曾听闻滚滚红尘里有人不为情苦、情困的,我们若执念于“苦”字,则不能渐行体会情绳要带我们往人格淬炼的旅程去,通过一道道结、一次次解,绳更坚韧、绵长。则此时的绳是前绳又非前绳,若灯下检视其来龙去脉,会发现过往那一道道痛不欲生的伤心事都已编入绳的肌理,坚强了它、延长了它。那么,我们应该合掌感恩昔日情厄,它们成就了这条大绳。
常听人议论,宗教里的修行者“无情”,其实,浩瀚人世哪只有儿女私情一桩呢?修行者不仅有情,而且多情;不仅多情,更懂得用情。一般带发彩衣的人,也不能走避这条修行路。毕竟,情必须埋入现实的泥土里萌发、结果,那丰美多汁的果子合该与众人分享。
若我们在静夜里,闭目冥思,欢喜自己手上拥有难能可贵的情绳,那么天明之后,不妨带它到荒凉山崖,一手一结编起来,把自己编成一座绳桥!
我们有了情,意谓着参与人世的开始。情,需要相互共鸣、唿应,才能更雄壮。一个幽禁在孤独花园里的人,他固然有情却无法实践情,他的歌吟缺乏回声,哀歌听不到响应,情,恰好掘成一口井,渐渐自埋了。
有情虽然可喜,但必须会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绳能救起溺水者,也能绕颈取人性命!当我们用情,常预期别人应给予同等重量的回报。给爱,得爱;布义,得义。如果收受的双方能共同实践情字所蕴涵的精神,那是世上殊缘。但更多时候,世事无法圆满。给予太重却无法回收,或意不在此,他人又源源用情,造成两难。若是前者,用情的人体会他人无法回应的艰难,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或可免除怨怼;后者,亦是如此。用情而不知进退、节制,反而带给自己及对方苦恼,则属滥情了。
世间儿女私情,常在不知善用的情况下不断粉碎,衍生怨恨;一条情绳打了死结,有时毁了别人,有时勒死自己。就算侥幸活下来,胸中的死结却解不了,转而恨这人世,为何独独给他苦头吃!其实,每人手中的情绳都代表着试炼的开始,我未曾听闻滚滚红尘里有人不为情苦、情困的,我们若执念于“苦”字,则不能渐行体会情绳要带我们往人格淬炼的旅程去,通过一道道结、一次次解,绳更坚韧、绵长。则此时的绳是前绳又非前绳,若灯下检视其来龙去脉,会发现过往那一道道痛不欲生的伤心事都已编入绳的肌理,坚强了它、延长了它。那么,我们应该合掌感恩昔日情厄,它们成就了这条大绳。
常听人议论,宗教里的修行者“无情”,其实,浩瀚人世哪只有儿女私情一桩呢?修行者不仅有情,而且多情;不仅多情,更懂得用情。一般带发彩衣的人,也不能走避这条修行路。毕竟,情必须埋入现实的泥土里萌发、结果,那丰美多汁的果子合该与众人分享。
若我们在静夜里,闭目冥思,欢喜自己手上拥有难能可贵的情绳,那么天明之后,不妨带它到荒凉山崖,一手一结编起来,把自己编成一座绳桥!
阅读(5668)┊ 评论(0)
前一篇:你不是我 不用懂得我的难过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