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去外婆家
2012-12-04 14:53:59 发表
关于童年最早的记忆,大概是四岁那一年。
大概是春天的时候吧。
妈妈带着我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弟弟,对的,我比弟弟大上三岁多——我们从老家乘车去外婆家,我妈妈的妈妈家。
外婆那一年也已经很老了,毕竟,我是妈妈一群孩子里的小女儿,而妈妈,是外婆一群孩子里的倒数第二个孩子。
路途很远。
原因是这样的:
我爸爸在沿海一个小县城的一个小镇的一个小村子里长大,那里属于平原地区。
而我妈妈,在大山里成长,她渴望走出山外。
于是一个阿姨介绍了我爸爸和我妈妈认识,那一年,我妈妈二十多岁,而我爸爸,其实比我妈妈要大上很多的。
他们就这样认识、恋爱,然后我妈妈跟着我爸爸来到了这个沿海的小城镇的小村子里。
后来有了我们这群“化骨龙”。
那时候家里不富裕,大概是“很穷”的范畴吧,外婆家离我们家也远,于是妈妈想要见外婆一面,其实有点困难。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去外婆家。
我们先到邻镇去坐车,然后兜兜转转几个小时,最后到了外婆所在的山城,然后便是一段靠走的路程。
妈妈背着我,外婆背着弟弟。我想外婆是出来接我们。
依稀记得那一天还有阳光,经过了很多街道,看到很多人。大人们,在我看来都充满着新奇。
外婆家的房子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三间泥坯房,顶上盖着瓦,有圆木房梁,瓦顶上还镶嵌着几块玻璃,这是为了采光。房子背后是山,前面却凹了下去,有石阶可以下到下面,大概算是盆地吧,那里种着南瓜,还有一个用茅草搭起来的棚。
外婆家有石磨,还有一个木制四四方方的谷仓,里面装满稻谷,上面有两扇木板盖着,可以随意开合。
谷仓上面铺着席子,就成了床。
在外婆家的那些天玩得很开心,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我至今保留有这一段记忆的原因吧。
首先是我并不清楚那个四四方方的木制的“大盒子”是谷仓,于是我整天盯着,整天盯着——
很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于是有一天外公当着我的面打开那个“大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封威化饼。
原来里面藏着好吃的零食。
于是,我就盯得更勤了。但是外公后来没再从里面拿过威化饼给我。
外婆家外面有一株树,我不知道名字,但上面结的果子很好吃。
我不会爬树,天可怜见的,那个四岁的小屁孩站在树下眼巴巴地仰望着上面垂下来的果子。
于是一群男孩子出动了,他们爬到了树上,身手灵活,很快就摘下了很多果子给我,放在框子里。
我就把满框的果子放在房子门前的石头上,坐着慢慢品尝。很好吃,甜甜的。
可是我不记得那群小哥哥的模样了。
有一天外婆和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奶奶家。
奶奶家也是泥坯房,记得她穿着黑色的上世纪那一代人的服饰,立领,盘扣,脑袋后面挽着一个圆圆的发髻。我不知道她和外婆哪个更老一点。奶奶家门前似乎有一个给母鸡下蛋的稻草窝。
我跟着妈妈进去,听妈妈和奶奶说话,可是我听不懂。因为那是外婆家的方言。但是我妈妈自然是会的,我妈妈把我们老家的话也说得很顺溜。
然后那个奶奶家里有菠萝。
临走的时候,她把一个菠萝给了妈妈,于是那一天我吃到了菠萝,可是不记得味道了,但是记得是要先泡在盐水里,然后才能吃。
接下来讲到外婆家的石磨。
那时候外公外婆和妈妈每天早上早早起来,把泡好的黄豆从石磨上方的孔放进去,然后三个人一起推着那个笨重的石磨,一圈一圈,磨好的豆浆便经由磨盘慢慢流到放置在地上的木桶里,然后经过各道工序制成豆腐,外公便用扁担挑着豆腐到山外去卖。
我不知道那个地方是哪里,只远远看着外公的背影走远。
外公家附近还有一条小溪,很小很小,而且溪水很浅,似乎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大概是春天的时候吧。
妈妈带着我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弟弟,对的,我比弟弟大上三岁多——我们从老家乘车去外婆家,我妈妈的妈妈家。
外婆那一年也已经很老了,毕竟,我是妈妈一群孩子里的小女儿,而妈妈,是外婆一群孩子里的倒数第二个孩子。
路途很远。
原因是这样的:
我爸爸在沿海一个小县城的一个小镇的一个小村子里长大,那里属于平原地区。
而我妈妈,在大山里成长,她渴望走出山外。
于是一个阿姨介绍了我爸爸和我妈妈认识,那一年,我妈妈二十多岁,而我爸爸,其实比我妈妈要大上很多的。
他们就这样认识、恋爱,然后我妈妈跟着我爸爸来到了这个沿海的小城镇的小村子里。
后来有了我们这群“化骨龙”。
那时候家里不富裕,大概是“很穷”的范畴吧,外婆家离我们家也远,于是妈妈想要见外婆一面,其实有点困难。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去外婆家。
我们先到邻镇去坐车,然后兜兜转转几个小时,最后到了外婆所在的山城,然后便是一段靠走的路程。
妈妈背着我,外婆背着弟弟。我想外婆是出来接我们。
依稀记得那一天还有阳光,经过了很多街道,看到很多人。大人们,在我看来都充满着新奇。
外婆家的房子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三间泥坯房,顶上盖着瓦,有圆木房梁,瓦顶上还镶嵌着几块玻璃,这是为了采光。房子背后是山,前面却凹了下去,有石阶可以下到下面,大概算是盆地吧,那里种着南瓜,还有一个用茅草搭起来的棚。
外婆家有石磨,还有一个木制四四方方的谷仓,里面装满稻谷,上面有两扇木板盖着,可以随意开合。
谷仓上面铺着席子,就成了床。
在外婆家的那些天玩得很开心,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我至今保留有这一段记忆的原因吧。
首先是我并不清楚那个四四方方的木制的“大盒子”是谷仓,于是我整天盯着,整天盯着——
很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于是有一天外公当着我的面打开那个“大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封威化饼。
原来里面藏着好吃的零食。
于是,我就盯得更勤了。但是外公后来没再从里面拿过威化饼给我。
外婆家外面有一株树,我不知道名字,但上面结的果子很好吃。
我不会爬树,天可怜见的,那个四岁的小屁孩站在树下眼巴巴地仰望着上面垂下来的果子。
于是一群男孩子出动了,他们爬到了树上,身手灵活,很快就摘下了很多果子给我,放在框子里。
我就把满框的果子放在房子门前的石头上,坐着慢慢品尝。很好吃,甜甜的。
可是我不记得那群小哥哥的模样了。
有一天外婆和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奶奶家。
奶奶家也是泥坯房,记得她穿着黑色的上世纪那一代人的服饰,立领,盘扣,脑袋后面挽着一个圆圆的发髻。我不知道她和外婆哪个更老一点。奶奶家门前似乎有一个给母鸡下蛋的稻草窝。
我跟着妈妈进去,听妈妈和奶奶说话,可是我听不懂。因为那是外婆家的方言。但是我妈妈自然是会的,我妈妈把我们老家的话也说得很顺溜。
然后那个奶奶家里有菠萝。
临走的时候,她把一个菠萝给了妈妈,于是那一天我吃到了菠萝,可是不记得味道了,但是记得是要先泡在盐水里,然后才能吃。
接下来讲到外婆家的石磨。
那时候外公外婆和妈妈每天早上早早起来,把泡好的黄豆从石磨上方的孔放进去,然后三个人一起推着那个笨重的石磨,一圈一圈,磨好的豆浆便经由磨盘慢慢流到放置在地上的木桶里,然后经过各道工序制成豆腐,外公便用扁担挑着豆腐到山外去卖。
我不知道那个地方是哪里,只远远看着外公的背影走远。
外公家附近还有一条小溪,很小很小,而且溪水很浅,似乎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记忆中的溪水清澈得不可思议,站在溪边可以清楚看到下面的鹅卵石和里面游动的小鱼小虾,溪水甘凉,我站在边上,看外公挽起裤管,脱掉鞋子站到溪水里,把鱼和虾捕捉起来,放到装着水的盆子里,晚上便可以吃到这样一道菜。
外婆家门前还有一个废弃的轮胎,被我看到,便成了我的玩具。
我把轮胎立起来,然后用手去推它,它便会骨碌碌地驶过去,然后在不远处停下来,倒在地上,我便跑上去把它重新立起来,继续推着玩。
有时候它会掉到前面的凹地里,我便跑下石阶去把它捡回来。
我们要回自己家的前一天,妈妈到山里用镰刀割了一大把长长的草叶回来,我不记得叫什么,只记得突然看见妈妈出现在视野里,抱着一大把草叶,翠绿翠绿的。
那时候的妈妈,还算得上年轻。可我不记得她当时的样子了。
外婆和妈妈洗干净那些草叶,然后淘洗糯米,开始包粽子。
这是外公外婆给我们带回家的手信。
记忆中外婆家的粽子很好吃。
那一次以后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外公外婆家的老房子,因为舅父接了外公外婆到城里生活,此后再去拜访他们,便是到城里去了。
可是记忆中那三间泥坯房,那个外公变魔术一般拿出一封威化饼的谷仓,摘果子的男孩子们,给我们一个菠萝的奶奶,还有那个石磨,那条小溪,等等这些,都永远地藏在了我的记忆里,消磨不去。
我想要永久珍藏。
外婆家门前还有一个废弃的轮胎,被我看到,便成了我的玩具。
我把轮胎立起来,然后用手去推它,它便会骨碌碌地驶过去,然后在不远处停下来,倒在地上,我便跑上去把它重新立起来,继续推着玩。
有时候它会掉到前面的凹地里,我便跑下石阶去把它捡回来。
我们要回自己家的前一天,妈妈到山里用镰刀割了一大把长长的草叶回来,我不记得叫什么,只记得突然看见妈妈出现在视野里,抱着一大把草叶,翠绿翠绿的。
那时候的妈妈,还算得上年轻。可我不记得她当时的样子了。
外婆和妈妈洗干净那些草叶,然后淘洗糯米,开始包粽子。
这是外公外婆给我们带回家的手信。
记忆中外婆家的粽子很好吃。
那一次以后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外公外婆家的老房子,因为舅父接了外公外婆到城里生活,此后再去拜访他们,便是到城里去了。
可是记忆中那三间泥坯房,那个外公变魔术一般拿出一封威化饼的谷仓,摘果子的男孩子们,给我们一个菠萝的奶奶,还有那个石磨,那条小溪,等等这些,都永远地藏在了我的记忆里,消磨不去。
我想要永久珍藏。
阅读(4466)┊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