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鬣狗为什么只吃腐肉而不亲自捕食?
2013-03-12 11:22:10 发表
鬣狗,学名Hyaenidae,哺乳动物,是体型中等、生活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亚洲和印度次大陆的陆生肉食性动物。
它们同属于一科:鬣狗科。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食用兽类尸体腐烂的肉维生。
英文名:Hyena 鬣狗 中文名:鬣狗(liègǒu)
物种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鬣狗
纲:哺乳纲—兽亚纲—真兽下纲 目:食肉目—裂脚亚目 科:猫型总科—鬣狗科
鬣狗科分为两个亚科:鬣狗亚科、土狼亚科
1、鬣狗亚科分三个属,三个品种:
斑鬣狗属———斑鬣狗 棕鬣狗属———棕鬣狗 缟鬣狗属———缟鬣狗(条纹鬣狗)
2、土狼亚科有一个属,一个品种:土狼属———土狼(冠鬣狗)
外形特征
鬣狗,外形似狗,站立时肩部高于臀部,其前半身比后半身粗壮。
它们脑袋大,头骨粗壮,头长吻短,耳大且圆。它的四肢各具四趾(土狼前肢五趾),爪大,弯且钝,不能伸缩。它的颈肩部背面长有鬣毛,尾毛也很长。
体毛稀且粗糙,有斑点或条纹。有肛门腺。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额部宽,尾巴短,前腿长,后腿短,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的肉。
秦牧 《长街灯语•鬣狗的风格》:“猛兽搏击噬食了长颈鹿、斑马、羚羊以后,继续行进,鬣狗们就一涌上前,嚼食那余下的尸体。”
鬣狗犬齿、裂齿发达,咬力强,是惟一能够嚼食骨头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感觉器官十分敏锐,尤其是它们的嗅觉和听觉。
它们的大耳朵可接收到许多高频率的声音,对许多超声波非常敏感。鬣狗的消化能力极强,吞噬包括骨头等一切东西,拉出的粪便像石灰块,对食物的利用到了极致。
常见成群鬣狗抢夺猎豹,狮子的食物。群体数量大时,可以驱赶狮群。
由于其后躯低于前躯,所以它走路和奔跑的姿势不甚优雅,可是跑起来却是相当迅速而且有耐力。
它们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50~60千米,而且能够跑很长的距离却没有倦意。 鬣狗虽然外形似狗,但是从科目上来说其实更接近猫科动物。
四种鬣狗
鬣狗科共四种:斑鬣狗、棕鬣狗、缟鬣狗、土狼。
斑鬣狗:
物种信息:身长95—160cm,尾长25—36 cm,重40—86千克
鬣狗,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短、无鬃毛;上额犬齿不发达,但下颌强大,能将9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
斑鬣狗见于视野开阔的生境,如长有仙人掌的石砾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低矮的灌丛等。成群活动,每群约80只左右,雌性个体在群体中占优势。
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动物。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善奔跑,时速可达40-50公里,最高时速为60公里。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
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捕食动物,在维持被捕食动物种群数量方面具有作用。
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较开阔地区,南至南非联邦、除热带雨林地区,是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最著名和捕食性最强的一种,可以成群捕食较大的猎物,是非洲除了狮子以外最强大的肉食性动物,也是非洲唯一能对抗狮群的群体。棕鬣狗:物种信息:头躯干长110—135cm,尾长18.7—26.5cm,肩高64—88cm,体重37—47.5kg,雄性体型较雌性略大。
它们同属于一科:鬣狗科。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食用兽类尸体腐烂的肉维生。
英文名:Hyena 鬣狗 中文名:鬣狗(liègǒu)
物种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鬣狗
纲:哺乳纲—兽亚纲—真兽下纲 目:食肉目—裂脚亚目 科:猫型总科—鬣狗科
鬣狗科分为两个亚科:鬣狗亚科、土狼亚科
1、鬣狗亚科分三个属,三个品种:
斑鬣狗属———斑鬣狗 棕鬣狗属———棕鬣狗 缟鬣狗属———缟鬣狗(条纹鬣狗)
2、土狼亚科有一个属,一个品种:土狼属———土狼(冠鬣狗)
外形特征
鬣狗,外形似狗,站立时肩部高于臀部,其前半身比后半身粗壮。
它们脑袋大,头骨粗壮,头长吻短,耳大且圆。它的四肢各具四趾(土狼前肢五趾),爪大,弯且钝,不能伸缩。它的颈肩部背面长有鬣毛,尾毛也很长。
体毛稀且粗糙,有斑点或条纹。有肛门腺。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额部宽,尾巴短,前腿长,后腿短,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的肉。
秦牧 《长街灯语•鬣狗的风格》:“猛兽搏击噬食了长颈鹿、斑马、羚羊以后,继续行进,鬣狗们就一涌上前,嚼食那余下的尸体。”
鬣狗犬齿、裂齿发达,咬力强,是惟一能够嚼食骨头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感觉器官十分敏锐,尤其是它们的嗅觉和听觉。
它们的大耳朵可接收到许多高频率的声音,对许多超声波非常敏感。鬣狗的消化能力极强,吞噬包括骨头等一切东西,拉出的粪便像石灰块,对食物的利用到了极致。
常见成群鬣狗抢夺猎豹,狮子的食物。群体数量大时,可以驱赶狮群。
由于其后躯低于前躯,所以它走路和奔跑的姿势不甚优雅,可是跑起来却是相当迅速而且有耐力。
它们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50~60千米,而且能够跑很长的距离却没有倦意。 鬣狗虽然外形似狗,但是从科目上来说其实更接近猫科动物。
四种鬣狗
鬣狗科共四种:斑鬣狗、棕鬣狗、缟鬣狗、土狼。
斑鬣狗:
物种信息:身长95—160cm,尾长25—36 cm,重40—86千克
鬣狗,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毛色土黄或棕黄色,带有褐色斑块。短、无鬃毛;上额犬齿不发达,但下颌强大,能将9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
斑鬣狗见于视野开阔的生境,如长有仙人掌的石砾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低矮的灌丛等。成群活动,每群约80只左右,雌性个体在群体中占优势。
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马、角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动物。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善奔跑,时速可达40-50公里,最高时速为60公里。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为产仔高峰期。
妊娠期110天,每胎产2仔。雄性2岁、雌性3岁性成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捕食动物,在维持被捕食动物种群数量方面具有作用。
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较开阔地区,南至南非联邦、除热带雨林地区,是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最著名和捕食性最强的一种,可以成群捕食较大的猎物,是非洲除了狮子以外最强大的肉食性动物,也是非洲唯一能对抗狮群的群体。棕鬣狗:物种信息:头躯干长110—135cm,尾长18.7—26.5cm,肩高64—88cm,体重37—47.5kg,雄性体型较雌性略大。
有一对尖耳朵,毛长,呈深棕色,头部为灰色,颈部及肩部为黄褐色,四肢的下方为灰色,有深棕色的环纹,背上的鬃毛明显。
棕鬣狗比斑鬣狗体形小,却给人一种更强有力的感觉。它的毛呈暗褐色,背和两肋有长长的鬣毛,脑后有一圈浅浅的鬣毛。它们是卓越的幸存者。
它的个头比斑鬣狗小得多,站立身高与德国牧羊犬差不多。它是世界上四种鬣狗中最珍贵的一种,由于对南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卡拉哈里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观的数量。
缟鬣狗:
物种信息: 体长约90—120cm,不包括30厘米长的尾巴。体重25—55千克。脚上只有4个趾,前肢比较长,脚爪不能握紧。颚和牙齿特别强健,可以咬碎大骨头。有时群居,有时独居,白天和黑夜都可以活动。
缟鬣狗又名条纹鬣狗,产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皮毛呈浅灰色或淡黄,上有垂直的褐色或黑色条纹。
缟鬣狗是鬣狗科中唯一可见于非洲以外的成员,分布于非洲北部和东北部、南亚和中近东一带,是著名的食腐动物。
土狼:
物种信息:它的体长55—80厘米,尾长30厘米左右,较为温和,最喜捕食白蚁。
土狼又名冠鬣狗,是鬣狗科中的弱者。土狼居住于荒地及草原。由于只在夜间活动,所以极难见到踪影。
土狼采独居生活,怀孕期90—100天,一胎产2—4仔。天敌是锦蛇和豹。土狼在用餐后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就是将长舌头拼命缩进伸出或卷曲,以清洁牙齿。
许多食肉动物在威胁敌人时都要张开血口展示牙齿,但土狼却闭口不露牙齿,而是将毛竖起,以增大身体。敌害袭击时,由肛门放出臭液。
棕鬣狗比斑鬣狗体形小,却给人一种更强有力的感觉。它的毛呈暗褐色,背和两肋有长长的鬣毛,脑后有一圈浅浅的鬣毛。它们是卓越的幸存者。
它的个头比斑鬣狗小得多,站立身高与德国牧羊犬差不多。它是世界上四种鬣狗中最珍贵的一种,由于对南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卡拉哈里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观的数量。
缟鬣狗:
物种信息: 体长约90—120cm,不包括30厘米长的尾巴。体重25—55千克。脚上只有4个趾,前肢比较长,脚爪不能握紧。颚和牙齿特别强健,可以咬碎大骨头。有时群居,有时独居,白天和黑夜都可以活动。
缟鬣狗又名条纹鬣狗,产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皮毛呈浅灰色或淡黄,上有垂直的褐色或黑色条纹。
缟鬣狗是鬣狗科中唯一可见于非洲以外的成员,分布于非洲北部和东北部、南亚和中近东一带,是著名的食腐动物。
土狼:
物种信息:它的体长55—80厘米,尾长30厘米左右,较为温和,最喜捕食白蚁。
土狼又名冠鬣狗,是鬣狗科中的弱者。土狼居住于荒地及草原。由于只在夜间活动,所以极难见到踪影。
土狼采独居生活,怀孕期90—100天,一胎产2—4仔。天敌是锦蛇和豹。土狼在用餐后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就是将长舌头拼命缩进伸出或卷曲,以清洁牙齿。
许多食肉动物在威胁敌人时都要张开血口展示牙齿,但土狼却闭口不露牙齿,而是将毛竖起,以增大身体。敌害袭击时,由肛门放出臭液。
阅读(8022)┊ 评论(4)
对该博文的评论(4条)
生活习性
被误解的草原杀手。
多年来,人们把斑鬣狗描述成“猥琐胆小、令人讨厌的家伙”、说它是“最丑陋的、怪模怪样的、蠢笨的贪食尸骨的动物”。这些贬意之词,实际上是对斑鬣狗的误解。
其实,斑鬣狗是一种强悍的中型猛兽,它们集体猎食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 吨重的非洲野水牛,并不是靠吃狮子吃剩的残骸和尸骨果腹生活的弱者。
斑鬣狗是夜行性猛兽,它们白天在草丛中或洞穴中休息,夜间出来四处游荡,到处觅食。它们单独地、成队地或几只一起去猎食,有时40~60只一起有组织地对大动物斑马、野牛等进行围猎。
然而,斑鬣狗将猎物捕获之后,在进食中,由于兴奋和争食,会发出一种像人一样“吃吃”发笑的声音,这一声音往往会把狮子引来。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狮子赶走了斑鬣狗,吃着它们辛辛苦苦捕获的食物,而斑鬣狗自己却在一旁围观、等候。清晨,人们看到这一幕,便错误的下了结论:斑鬣狗专门等着捡狮子没吃完的剩肉。由此看来,斑鬣狗真是深受狮子之害。
当斑鬣狗集体捕获猎物时,它们就会一拥而上,同时撕咬猎物的肚子、颈部、四肢及全身各处。为了防备狮子前来掠夺它们的食物,整个族群的斑鬣狗就一起狼吞虎咽地分享这份大餐。数十分钟内,猎物便被它们分食得干干净争。
斑鬣狗捕食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战术。斑鬣狗往往在夜间袭击角马群,它们以40~50千米的时速追逐2~3千米后,冲散马群,迅速围上一只角马,用强大的犬齿咬住角马鼻子、腿或腰部,死死不放,直到角马窒息而死。
对于斑马,斑鬣狗也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在碰到斑马群的时候,它们往往很冷静,缓缓地保持一定距离,在斑马群中穿行,伺机而动。由于雄斑马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而且拼命地保护母斑马和小斑马,所以斑鬣狗得手的机会不是很多。然而,一旦有老弱斑马单个落入它们的包围圈,生还的机会很小。
被误解的草原杀手。
多年来,人们把斑鬣狗描述成“猥琐胆小、令人讨厌的家伙”、说它是“最丑陋的、怪模怪样的、蠢笨的贪食尸骨的动物”。这些贬意之词,实际上是对斑鬣狗的误解。
其实,斑鬣狗是一种强悍的中型猛兽,它们集体猎食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 吨重的非洲野水牛,并不是靠吃狮子吃剩的残骸和尸骨果腹生活的弱者。
斑鬣狗是夜行性猛兽,它们白天在草丛中或洞穴中休息,夜间出来四处游荡,到处觅食。它们单独地、成队地或几只一起去猎食,有时40~60只一起有组织地对大动物斑马、野牛等进行围猎。
然而,斑鬣狗将猎物捕获之后,在进食中,由于兴奋和争食,会发出一种像人一样“吃吃”发笑的声音,这一声音往往会把狮子引来。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狮子赶走了斑鬣狗,吃着它们辛辛苦苦捕获的食物,而斑鬣狗自己却在一旁围观、等候。清晨,人们看到这一幕,便错误的下了结论:斑鬣狗专门等着捡狮子没吃完的剩肉。由此看来,斑鬣狗真是深受狮子之害。
当斑鬣狗集体捕获猎物时,它们就会一拥而上,同时撕咬猎物的肚子、颈部、四肢及全身各处。为了防备狮子前来掠夺它们的食物,整个族群的斑鬣狗就一起狼吞虎咽地分享这份大餐。数十分钟内,猎物便被它们分食得干干净争。
斑鬣狗捕食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战术。斑鬣狗往往在夜间袭击角马群,它们以40~50千米的时速追逐2~3千米后,冲散马群,迅速围上一只角马,用强大的犬齿咬住角马鼻子、腿或腰部,死死不放,直到角马窒息而死。
对于斑马,斑鬣狗也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在碰到斑马群的时候,它们往往很冷静,缓缓地保持一定距离,在斑马群中穿行,伺机而动。由于雄斑马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而且拼命地保护母斑马和小斑马,所以斑鬣狗得手的机会不是很多。然而,一旦有老弱斑马单个落入它们的包围圈,生还的机会很小。
镜泊,是把博客当资料库的说
是滴啊,一个纯正的好使的资料库。唯一的坏处就是各种莫名其妙要求被强制审核。囧,我完全不明白我到底发什么不对了,就被屏蔽审核去了……果然人品是个大问题,太悲剧了。
共有4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