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父子的話.......
2013-03-30 02:44:58 发表
孔父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國人被這個概念洗了幾千年的腦,打著“傳宗接代”這個口號,拆散了、破壞了多少幸福家庭,又製造了多少所謂“正常”卻又虛有其表的家庭?我的原生家庭就是這樣,雖然我的父親不是同性戀,但是他就是丈著孔父子的“教誨”而光明正大地踐踏了身邊這些女人們的愛情和尊嚴。
現在有很多人都選擇不願意結婚,就算結了婚也不想生孩子,已經開始與孔父子的教導背道而馳了,那為什麼我們還是無法敞開胸懷去接受自己最愛、可以為他們奉上自己生命的孩子們對愛的選擇呢?愛他們不就是希望他們可以幸福嗎?不應該是以他們的標準為基礎而不是將我們的標準強行壓迫在他們的身上嗎?若是這樣,那那能叫愛?那不是愛。
雖然我的孩子們都還小,但是我相信若是將來他們愛上的人是跟他們同一性別,只要那個人的人品好、可靠、可以養得活自己不讓我的孩子們吃苦 -- 當然我的孩子們也必須承擔一半的責任 -- 那我就會祝福他們。我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可以擁有幸福,不一定要結婚,也不一定要生孩子,只要他們心裡面不會有一個空虛的洞,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有很多人都選擇不願意結婚,就算結了婚也不想生孩子,已經開始與孔父子的教導背道而馳了,那為什麼我們還是無法敞開胸懷去接受自己最愛、可以為他們奉上自己生命的孩子們對愛的選擇呢?愛他們不就是希望他們可以幸福嗎?不應該是以他們的標準為基礎而不是將我們的標準強行壓迫在他們的身上嗎?若是這樣,那那能叫愛?那不是愛。
雖然我的孩子們都還小,但是我相信若是將來他們愛上的人是跟他們同一性別,只要那個人的人品好、可靠、可以養得活自己不讓我的孩子們吃苦 -- 當然我的孩子們也必須承擔一半的責任 -- 那我就會祝福他們。我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可以擁有幸福,不一定要結婚,也不一定要生孩子,只要他們心裡面不會有一個空虛的洞,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阅读(2518)┊ 评论(1)
后一篇:幸福有一个前提
对该博文的评论(1条)
有亲提醒我说看繁体不方便,所以我补发一份简体的:
孔父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被这个概念洗了几千年的脑,打着“传宗接代”这个口号,拆散了、破坏了多少幸福家庭,又制造了多少所谓“正常”却又虚有其表的家庭?我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虽然我的父亲不是同性恋,但是他就是丈着孔父子的“教诲”而光明正大地践踏了身边这些女人们的爱情和尊严。
现在有很多人都选择不愿意结婚,就算结了婚也不想生孩子,已经开始与孔父子的教导背道而驰了,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无法敞开胸怀去接受自己最爱、可以为他们奉上自己生命的孩子们对爱的选择呢?爱他们不就是希望他们可以幸福吗?不应该是以他们的标准为基础而不是将我们的标准强行压迫在他们的身上吗?若是这样,那那能叫爱?那不是爱。
虽然我的孩子们都还小,但是我相信若是将来他们爱上的人是跟他们同一性别,只要那个人的人品好、可靠、可以养得活自己不让我的孩子们吃苦 -- 当然我的孩子们也必须承担一半的责任 -- 那我就会祝福他们。我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可以拥有幸福,不一定要结婚,也不一定要生孩子,只要他们心里面不会有一个空虚的洞,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孔父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被这个概念洗了几千年的脑,打着“传宗接代”这个口号,拆散了、破坏了多少幸福家庭,又制造了多少所谓“正常”却又虚有其表的家庭?我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虽然我的父亲不是同性恋,但是他就是丈着孔父子的“教诲”而光明正大地践踏了身边这些女人们的爱情和尊严。
现在有很多人都选择不愿意结婚,就算结了婚也不想生孩子,已经开始与孔父子的教导背道而驰了,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无法敞开胸怀去接受自己最爱、可以为他们奉上自己生命的孩子们对爱的选择呢?爱他们不就是希望他们可以幸福吗?不应该是以他们的标准为基础而不是将我们的标准强行压迫在他们的身上吗?若是这样,那那能叫爱?那不是爱。
虽然我的孩子们都还小,但是我相信若是将来他们爱上的人是跟他们同一性别,只要那个人的人品好、可靠、可以养得活自己不让我的孩子们吃苦 -- 当然我的孩子们也必须承担一半的责任 -- 那我就会祝福他们。我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可以拥有幸福,不一定要结婚,也不一定要生孩子,只要他们心里面不会有一个空虚的洞,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共有1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