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忘川镜泊
主页 · 博客 · 相册 · 点评 · 小说 · 留言板

[转]清晚期宫廷玩具数量剧增 小阿哥格格爱玩家家酒

关于忘川镜泊……

加好友发留言

2013-04-09 13:15:41 发表
转自:文汇报

————————————————————

同治帝登基时才6岁,光绪帝登基时只有4岁,溥仪登基时仅3岁。清晚期小皇帝特别多,他们虽贵为天子,但也还是小孩。

为哄小皇帝开心,宫廷里的玩具一度数量剧增。记者了解到,儿童节临近,故宫博物院在网上推出十分吸引眼球的“皇宫里的玩具”专题。

从传统的民俗玩具泥戏人、大布老虎到精巧复杂的上弦童子风扇、翻斗戏人,从东风市场杂货铺买来的空竹到产自瑞士的八音盒,尽管它们承载的声光电等高科技含量远不如今天丰富,然而你会发现,今天的孩子即使穿越至百余年前的清宫,依然会被这些五花八门的宝贝逗得乐不可支。

清宫玩具数量众多、种类庞杂,既有国外的也有民间和宫造的。像布老虎、铜钱编小狮子、小木马、泥兔儿爷等借助各种装饰手段吸引小孩目光的玩具只算小菜一碟。

小孩天性好动,不摆弄一下怎么成,于是西洋的机械玩偶被引进宫中,以发条作为玩具的动力,上弦后通过齿轮组的传递做出各种动作。

形象上既有金发碧眼变魔术的外国小孩,也有梳着小抓髻穿着大红袄扇羽毛扇的中国娃娃。其中有个京戏武丑装扮的翻顶机械人上弦后竟会在音乐声中先是双手而后单手扶椅,身体向上摆动,甚至做出腾空倒立状。

这些机械玩偶多为外国进贡,也有造办处恭造,是当时宫廷独有的玩具,带有鲜明的中西合璧色彩。

可以听着玩的玩具,固然少不了中国传统玩具空竹、霸王鞭等,不过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是上弦后可以发出声音的。像一只来自法国的“鸟音笼”,用镀金铜丝编制而成,底座装有控制鸟活动和鸣叫的机械装置,上弦开动后,随着音乐响起,笼中所有静态景物便顷刻发生变化,只见两只栖息的鸟开始转头并同时开喙鸣叫,翅膀和尾部不时抖动;树上的蝴蝶也振翅欲飞。一只可以奏出18首中国乐曲的瑞士八音盒,当时被视为皇宫里最时尚的玩具。

“家家酒”的游戏,清宫里的小阿哥小格格也爱玩。为让孩子们体验一把“虚拟人生”,宫里曾备齐全套只能托在掌心的宫廷生活用具,如小瓷茶具、小银酒具、锡制小火锅、小银累丝桌椅、小水烟袋、小如意,甚至还有藤编小篮子可以模仿大人购物,小手摇纺车可以模仿大人纺线,配上中式的傀儡人或西式的滑稽木偶比划一番非常有滋有味。

类似于今天七巧板的玩具《七巧图》在清宫已颇为流行,根据几何图形可以任意组合的原理,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清同治元年(1862年)童叶庚还设计了由15块不同木板组成的《益智图》,采用八卦原理排列组合,进一步丰富了可拼制的图形。

这类玩具的原型可追溯至宋代的燕几图、明代的蝶几图。燕几图是通过2只长桌、2只中桌、3只短桌的任意组合,而成为形式多样、广狭不一的拼桌图谱,碟几图亦类似。清晚期的一副益智穿线板是用来锻炼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制造。

只见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薄木板上均设圆孔,孩子可用两头穿有铁针的彩色线在圆孔上随意穿插,组合成多种几何图形。

除外国进贡品外,清宫也有彩色积木、金属积木及棋子为象形的蒙古象棋等直接购自英国和法国的进口玩具。
关闭窗口
阅读(3311)┊ 评论(0)
前一篇:[转]古代籍没制度如何逼良为娼
后一篇:[转]霍金再预言:人类必须逃离地球 否则千年内灭亡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
!举报不良信息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
2024, LCRE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 版权政策 | 使用协议 | 不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