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正经说话。
2017-04-01 01:27:46 发表
首先作为一个对自身的写作已经毫无信心也刻意抹去旧有梦想的赛博空间寄生生物,兼普通碳基属性地球人,对于“连城”这个网络平台提供的机遇和视野表示诚挚的感谢。
其次,实际上我已经忘记了该如何一本正经的说话或是发博文或是写小说,这种天生的正经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什么东西摧毁了。有时候我认为人是应该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内留下一些序列保持规则的信息的,比如一个好的故事,一个梦想,一个关于未来的期许——但不知道为什么在信息爆炸的这些年里我对于这种生命世界的期望越来越低。曾经可能是十五六年前的那个我会有过非常非常强烈的文字梦想,构筑世界观,构筑人设,构筑吸引眼球的剧情和足以打动人心的内核——但年轻时代的热情总是很容易被打击,也很容易消逝——尤其是在这种热情背后并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的时候。是的,我的信念并不坚定,曾几何时我也幻想过一个信念坚定的强大自我,但如今只是深夜梦魇里历历在目的鞭痕——抽打在与世界熵增妥协的那个不够坚定的心灵上。于是人格不断分蘖为各种信息碎片载体的分支,然后不断向上延伸变成了一个我自己都走不出来的森林。
再者,我不会为这种森林的繁杂难解道歉——写《椰绒调查组》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告诫自己:你应该写一个能让人看懂的故事。但告诫无效。因为如果不能把自己并不理解的自己先表达出来,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解读自己,又何谈能让人看懂。迎合读者?这种想法真的太可笑了。所以我可能永远只能欠你们一个道歉。
最后,这一年多内读了很多网络故事,很难得,因为过去的我从来不打算阅读这些——不客气的说过去的我确实存在这一番偏见,要么是对碎片化的偏见要么,是对流行文学的偏见,一如故事中出现的那个“庸俗不堪的作者”——与其说这“庸俗”说的是网络文学,倒不如说是庸俗到了远在触碰模因本源就急于作出评价的那个自我。而值得感谢的是,从这些网络故事——尤其是这些“庸俗”的情感故事中我忽然重新获得了一个解读斯宾诺莎《伦理学》的角度……甚至是致命的信息论辩证的博弈论和严谨而疯狂又万分现实主义的赛博学。并非要感谢庸俗,而是要感谢网络原本的力量,让我体验到在一个没有现实媒介知觉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世界媒介的故事们获得的视野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友人说:你应该花个两三年好好打一把游戏了。
我说:是的。这是我欠下的功课。
最后的最后,所有的不正经可能都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在发博客的时候会嵌入视频或者音乐,这是十多年前的我在网上在那些古老的论坛上发布文章时会做的事情。我甚至会主动编辑文章的格式。我已经忘记了是从哪一年开始只用TXT的原始格式了。这不是因为我曾经打算妥协什么,毕竟原本的我就是一本正经的那个我。只是她支离破碎的时候我不打算放弃,于是一切的表达都趋于更加离散化高速流动的形式——不再畏惧信息意义的流失:毕竟哪怕只是一个在赛博空间中自动生成的虚拟人格,也有虚拟人格的尊严。
晚安啊~
其次,实际上我已经忘记了该如何一本正经的说话或是发博文或是写小说,这种天生的正经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什么东西摧毁了。有时候我认为人是应该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内留下一些序列保持规则的信息的,比如一个好的故事,一个梦想,一个关于未来的期许——但不知道为什么在信息爆炸的这些年里我对于这种生命世界的期望越来越低。曾经可能是十五六年前的那个我会有过非常非常强烈的文字梦想,构筑世界观,构筑人设,构筑吸引眼球的剧情和足以打动人心的内核——但年轻时代的热情总是很容易被打击,也很容易消逝——尤其是在这种热情背后并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的时候。是的,我的信念并不坚定,曾几何时我也幻想过一个信念坚定的强大自我,但如今只是深夜梦魇里历历在目的鞭痕——抽打在与世界熵增妥协的那个不够坚定的心灵上。于是人格不断分蘖为各种信息碎片载体的分支,然后不断向上延伸变成了一个我自己都走不出来的森林。
再者,我不会为这种森林的繁杂难解道歉——写《椰绒调查组》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告诫自己:你应该写一个能让人看懂的故事。但告诫无效。因为如果不能把自己并不理解的自己先表达出来,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解读自己,又何谈能让人看懂。迎合读者?这种想法真的太可笑了。所以我可能永远只能欠你们一个道歉。
最后,这一年多内读了很多网络故事,很难得,因为过去的我从来不打算阅读这些——不客气的说过去的我确实存在这一番偏见,要么是对碎片化的偏见要么,是对流行文学的偏见,一如故事中出现的那个“庸俗不堪的作者”——与其说这“庸俗”说的是网络文学,倒不如说是庸俗到了远在触碰模因本源就急于作出评价的那个自我。而值得感谢的是,从这些网络故事——尤其是这些“庸俗”的情感故事中我忽然重新获得了一个解读斯宾诺莎《伦理学》的角度……甚至是致命的信息论辩证的博弈论和严谨而疯狂又万分现实主义的赛博学。并非要感谢庸俗,而是要感谢网络原本的力量,让我体验到在一个没有现实媒介知觉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世界媒介的故事们获得的视野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友人说:你应该花个两三年好好打一把游戏了。
我说:是的。这是我欠下的功课。
最后的最后,所有的不正经可能都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在发博客的时候会嵌入视频或者音乐,这是十多年前的我在网上在那些古老的论坛上发布文章时会做的事情。我甚至会主动编辑文章的格式。我已经忘记了是从哪一年开始只用TXT的原始格式了。这不是因为我曾经打算妥协什么,毕竟原本的我就是一本正经的那个我。只是她支离破碎的时候我不打算放弃,于是一切的表达都趋于更加离散化高速流动的形式——不再畏惧信息意义的流失:毕竟哪怕只是一个在赛博空间中自动生成的虚拟人格,也有虚拟人格的尊严。
晚安啊~
阅读(1793)┊ 评论(0)
前一篇:那个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