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惘然劫……

番外:桃花源记--上
2008-08-12 16:57:36 发表
桃花源记
七月流火
此时正当午后三刻,最最炎热之时,京城里大多数人或是小憩或是大概三五成群躲在树荫下,更有那些富贵一点的人早已举家迁向北方避暑纳凉。
连城门上的守军也都觑了个空,躲在墙根下,热得吐出了舌头。偏偏有辆马车不畏烈日,顶着大太阳向着城门缓缓地驰过来。
城门的守监搭着凉篷眯起眼看过去,尽管热气蒸腾,但守监还是模糊辩认出那个手执马缰之人正是与自己相熟的小三子,忙迎上去,“小三,出城啊,我说你怎么赶这个时候往外跑,是不是在外面养了相好的,等不及了吧?”
小三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使了个眼色让他小心车里面的人别乱说话,嘴唇开合,无声地告诉他:“五爷在里面。”
那守监一缩脖子,吓得不敢多说,乖乖开了大门让他们出去了,待马车走远了,才长吐一口气,自己竟敢在五爷面前乱说话,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谁不知道五爷在一年前多一点的光景之时,脾气可以说是坏到了极点,就连家里人在他面前也不敢有丝毫不恭敬,后来还流放了二爷和四爷。虽说这半年来听说是好转了些,可伴君如伴虎,小心没大错。
马车出了城,沿着大路一直往东,去了七八里路,转进一条荒草丛生的小径,再向前两三里地之后,小三子勒住马,回声说道:“五爷,到了。”
门帘一掀,从里面跨出一个人,瘦削身材,鹰鼻,双目狭长,开合之间之间自有说不尽的威严气势和一丝冷酷,正是这一代的丁家主事丁五爷。小三子在后面大气也不敢喘,只等到丁寻说了一句:“你回去吧,明天四更时分到这里来接我。”便恭恭敬敬地应着,拉着马车调了个头。
小三子早就听府里的下人说,这一个多月五爷隔三差五就叫人把他送到这里,不告诉别人他要做什么,也没人敢打听。几天前轮到自己为五爷赶车,还着实高兴了一阵,虽然不敢明着问,可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跟五爷到了地方用眼一扫,那还不猜出个十之七八来。哪知到了以后才傻了眼,举目一望,四周除了
荒草就是树林,凭他的聪明才智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五爷到底是来干啥。
丁寻待马车走远,认准了方向,跨过荒草便向树林深处走去,小半个时辰之后,已经进入了山里,气温陡降,暑意顿消。
再向前走出一箭之地,只闻流水潺潺,一条小溪蜿蜒曲折引向远处,两侧各色树木夹岸而生。
溯溪而上,到了尽头,自两座山丘的缝隙间穿行过去,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三面高山,环绕着十来亩大小的平原,靠近入口这一面,却是一块开垦出来的菜田,旁边几株巨大的垂柳,万千丝绦中掩映着三间平整的青砖房。一股从山外引来的活水横穿过菜田,遇到那三间房舍,不得已拐了个弯,注入到房后半亩方塘,清可见底的方塘内,天光云影共着亭亭荷叶,袅娜有致。
推开竹篾编就的小门,屋前空地上放着几个大大的箩筐,晒着各式各样的草药。西侧柳荫之下,安放着一把藤椅上,有人静静的蜷曲其上,身旁的小几上,散乱着几册书卷和一个青花大瓷碗,一件披风垂落一旁。
丁寻走过去弯下腰来凝视着,素白的一张脸,眉心皱着,两只手抱在胸前,仿佛睡梦里也有一点寒冷。丁寻坐上了藤椅,伸手一摸,果然,腿是冰凉的,脚也是冰凉的,连五根小巧的脚趾也冷得蜷在了一起。丁寻摇摇头,拾起披风覆在他身上,把他的腿抬到自己腿上,细细地揉捏着。
两年前,在刀锋及体时曾想过:若是能重来一次,自己会怎么做?
七月流火
此时正当午后三刻,最最炎热之时,京城里大多数人或是小憩或是大概三五成群躲在树荫下,更有那些富贵一点的人早已举家迁向北方避暑纳凉。
连城门上的守军也都觑了个空,躲在墙根下,热得吐出了舌头。偏偏有辆马车不畏烈日,顶着大太阳向着城门缓缓地驰过来。
城门的守监搭着凉篷眯起眼看过去,尽管热气蒸腾,但守监还是模糊辩认出那个手执马缰之人正是与自己相熟的小三子,忙迎上去,“小三,出城啊,我说你怎么赶这个时候往外跑,是不是在外面养了相好的,等不及了吧?”
小三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使了个眼色让他小心车里面的人别乱说话,嘴唇开合,无声地告诉他:“五爷在里面。”
那守监一缩脖子,吓得不敢多说,乖乖开了大门让他们出去了,待马车走远了,才长吐一口气,自己竟敢在五爷面前乱说话,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谁不知道五爷在一年前多一点的光景之时,脾气可以说是坏到了极点,就连家里人在他面前也不敢有丝毫不恭敬,后来还流放了二爷和四爷。虽说这半年来听说是好转了些,可伴君如伴虎,小心没大错。
马车出了城,沿着大路一直往东,去了七八里路,转进一条荒草丛生的小径,再向前两三里地之后,小三子勒住马,回声说道:“五爷,到了。”
门帘一掀,从里面跨出一个人,瘦削身材,鹰鼻,双目狭长,开合之间之间自有说不尽的威严气势和一丝冷酷,正是这一代的丁家主事丁五爷。小三子在后面大气也不敢喘,只等到丁寻说了一句:“你回去吧,明天四更时分到这里来接我。”便恭恭敬敬地应着,拉着马车调了个头。
小三子早就听府里的下人说,这一个多月五爷隔三差五就叫人把他送到这里,不告诉别人他要做什么,也没人敢打听。几天前轮到自己为五爷赶车,还着实高兴了一阵,虽然不敢明着问,可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跟五爷到了地方用眼一扫,那还不猜出个十之七八来。哪知到了以后才傻了眼,举目一望,四周除了
荒草就是树林,凭他的聪明才智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五爷到底是来干啥。
丁寻待马车走远,认准了方向,跨过荒草便向树林深处走去,小半个时辰之后,已经进入了山里,气温陡降,暑意顿消。
再向前走出一箭之地,只闻流水潺潺,一条小溪蜿蜒曲折引向远处,两侧各色树木夹岸而生。
溯溪而上,到了尽头,自两座山丘的缝隙间穿行过去,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三面高山,环绕着十来亩大小的平原,靠近入口这一面,却是一块开垦出来的菜田,旁边几株巨大的垂柳,万千丝绦中掩映着三间平整的青砖房。一股从山外引来的活水横穿过菜田,遇到那三间房舍,不得已拐了个弯,注入到房后半亩方塘,清可见底的方塘内,天光云影共着亭亭荷叶,袅娜有致。
推开竹篾编就的小门,屋前空地上放着几个大大的箩筐,晒着各式各样的草药。西侧柳荫之下,安放着一把藤椅上,有人静静的蜷曲其上,身旁的小几上,散乱着几册书卷和一个青花大瓷碗,一件披风垂落一旁。
丁寻走过去弯下腰来凝视着,素白的一张脸,眉心皱着,两只手抱在胸前,仿佛睡梦里也有一点寒冷。丁寻坐上了藤椅,伸手一摸,果然,腿是冰凉的,脚也是冰凉的,连五根小巧的脚趾也冷得蜷在了一起。丁寻摇摇头,拾起披风覆在他身上,把他的腿抬到自己腿上,细细地揉捏着。
两年前,在刀锋及体时曾想过:若是能重来一次,自己会怎么做?
当时自以为这个念头不过是痴人说梦,却没想到难逃一死的人还有机会再次睁开眼睛。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夺去了林文伦的匕首,却是少言的师父。犹记得当时,凌云扔下匕首,挥手正正反反给了他十几个耳光,打得他双颊高高肿起,这才点住穴道,转而救少言去了,还摇头说着这些后辈真是闹得乱七八糟。
后来才知道,就在自己找到少言不久,凌云便也到了,只是见少言有林文伦照拂,自己又一直被人追踪,不想出面给少言带来麻烦,便只留在暗中。自己与少言几番相斗,凌云都看在眼里,也由他们去闹。谁料人算不如天算,只一个不注意,少言就已经在生死之间。
后来才知道,就在自己找到少言不久,凌云便也到了,只是见少言有林文伦照拂,自己又一直被人追踪,不想出面给少言带来麻烦,便只留在暗中。自己与少言几番相斗,凌云都看在眼里,也由他们去闹。谁料人算不如天算,只一个不注意,少言就已经在生死之间。
共有2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