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雪都-芳菲……

沉默好久,再次来。
2011-11-08 22:09:12 发表
雪都一直都在追,一直追到狄离去。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种感情,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踏着风雪而来的男人,沉默的坐在火炉旁,仿佛陷入沉思,这沉思直到我再次回首去看雪都的时候,才想起,兴许那时候的狄,内心满是对亡者的思念,再次回归故地,物是人非,心亦非……狄深沉的如夜空深邃的忧郁的眼,他柔和的声音,一切一切都印在那个雪天,雪天的火炉边,带着全然温暖自己的温暖,带着所有隐藏的忧伤,印在心里那么透彻。我读文的时候总是会忘记很多,沉浸在当前的某一场景,某一段对话中,直到再次拜读,才终于明白,小菲婚礼上狄的出现,那是一场灵魂的盛宴,是灵魂的补偿,是为人之时不能有的愧疚,是最终最终一个圆满的答复。狄的一生,光辉而荣耀,年轻时低贱的身份,惨淡的人生丝毫没有影响他周身散发着的迷人气息,他轻狂过,他沉迷过,他悲伤过,他深深的爱过。我真的觉的,菲的母亲才是最幸福的,尽管她经历着爱情和血统带给她的那么多的不幸,可就算是逝去,也是被加冕了皇后的身份,葬在心爱男子的身边,不管她内心是不是抵触的,至少作为一个男人,给予了自己所爱女人所有一切的爱,一切的幸福,一切的荣耀,这让我落泪,让我难过。所以,当菲挖了母亲的墓,并未对此做太多的忏悔,当菲落入槿的怀抱,狄的尸身已经冰冷的时候,我沉寂了很久。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人到底心里可以爱多少人,这一辈子到底能爱多少人,答案总是,一个就够了。可这只是理想,我们要活着,生活要继续,就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彻底沉迷在一个人的情感中,只让一个人永远的住在心里,更何况那个男人,是狄,本就不应该属于小菲的男子。我渐渐原谅了小菲,毕竟她并不是在母亲身边长大,她的母亲并未对她有过养育之恩,小菲的做法,也是难免,爱情总是会冲昏人的头脑,菲对母亲的做法,全部源于对狄的爱。而槿的感情,也渐渐的感动了我,他继承了狄身上很多的品质,又和狄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但对菲的那份爱,却是真真切切,绝对不假的。才决定继续努力的看下去,尽管内心的深处,永永远远的在雪都中,只留下了那沉默的男人身影,他就像是一块沉重的黑曜石,雕刻成了最完美的石像,不管什么时候,都立在我心中最显眼的那块地方,看着槿和菲,就那样悲哀的默苦着。于是,我心痛难忍,我一遍又一遍的继续看狄活着的时候,不相信他的逝去,不相信他的终结。终于写了一些关于狄的文字,写的时候心情莫名的差,不会忘记,不会放弃,诚如爱情。
读到七娘这么深情诚挚、至情至性的文字,我的感觉第一个是感动,第二个则是惭愧。忠诚不二,一生执手的爱情,是我们所有人的理想,可遇不可求的期盼,也许极少数人有幸得到,即使后来失去,但曾经拥有沧海的人,终于不会为难以为水的失落而遗憾。
狄这个人,年轻时狂傲不羁,放纵恣睢,后来洗心革面,立地成佛。这种变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肉体放纵,但精神上的爱却是唯一的,从来没有变化过。而小菲与他不同,她身体的成长,心灵的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之前狄是她的唯一,而在这时期槿的出现,却打乱了这种平衡。这个要素对她后来的爱情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说到小菲与母亲的一段,之前的读者说过,很难忍受她对母亲遗体的处理,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恋父反母”案例。首先,小菲没有家庭和家族的观念,她只是单纯地爱着狄(先不论是否她的父亲),所以潜意识里把他所爱的人当做情敌,希望除之而后快。更何况,对方虽然是母亲,但她对其没有任何记忆和感情,而且前者已经威胁到了她所爱之人的生命。以她不屈不挠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容许的。由于她思维单纯,所以直接选择了“灭灵”这种“肉体及精神消灭”的方式,从“物质”和“灵魂”上“高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至于她后来与槿的发展,从俗的角度说,是一种剧情需要(如果她是痴情到以身殉葬的人,肯定会自杀了结,就没有戏了);更重要得是,小菲她很年轻,很坚韧,生命力顽强,在知道所爱之人消逝的情况下,想到的更多的是保存实力,伺机复仇,而不是自杀。当然,她没能复仇,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她被槿打动,是一种身不由己,也是由于她本身对爱情理解还不深刻的缘故(比如徘徊在两个男人之间的爱,到底真的算爱吗?这是我与朋友们经常讨论到的话题)。当然到后来她一样会做出自己的抉择。她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爱着槿),也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为狄复仇),所以她将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只是在一个时期,会有一个时期的重心。现在,槿身上的谜团还没有全部解开,这条线索上依然有值得期待的内容。希望最后的结果能让大家满意。
最后想说的是,狄这样的人物能得到七娘如此高度的欣赏,是作为作者的疆十分荣幸的一件事。感谢七娘如此动人的文字。
狄这个人,年轻时狂傲不羁,放纵恣睢,后来洗心革面,立地成佛。这种变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肉体放纵,但精神上的爱却是唯一的,从来没有变化过。而小菲与他不同,她身体的成长,心灵的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之前狄是她的唯一,而在这时期槿的出现,却打乱了这种平衡。这个要素对她后来的爱情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说到小菲与母亲的一段,之前的读者说过,很难忍受她对母亲遗体的处理,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恋父反母”案例。首先,小菲没有家庭和家族的观念,她只是单纯地爱着狄(先不论是否她的父亲),所以潜意识里把他所爱的人当做情敌,希望除之而后快。更何况,对方虽然是母亲,但她对其没有任何记忆和感情,而且前者已经威胁到了她所爱之人的生命。以她不屈不挠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容许的。由于她思维单纯,所以直接选择了“灭灵”这种“肉体及精神消灭”的方式,从“物质”和“灵魂”上“高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至于她后来与槿的发展,从俗的角度说,是一种剧情需要(如果她是痴情到以身殉葬的人,肯定会自杀了结,就没有戏了);更重要得是,小菲她很年轻,很坚韧,生命力顽强,在知道所爱之人消逝的情况下,想到的更多的是保存实力,伺机复仇,而不是自杀。当然,她没能复仇,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她被槿打动,是一种身不由己,也是由于她本身对爱情理解还不深刻的缘故(比如徘徊在两个男人之间的爱,到底真的算爱吗?这是我与朋友们经常讨论到的话题)。当然到后来她一样会做出自己的抉择。她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爱着槿),也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为狄复仇),所以她将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只是在一个时期,会有一个时期的重心。现在,槿身上的谜团还没有全部解开,这条线索上依然有值得期待的内容。希望最后的结果能让大家满意。
最后想说的是,狄这样的人物能得到七娘如此高度的欣赏,是作为作者的疆十分荣幸的一件事。感谢七娘如此动人的文字。
共有2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