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霜叶红于二月花……
凑个热闹
2014-10-30 14:53:16 发表
看了下《二月花》,也看过些《猎人无影》。个人观感上,漫天的文字,在表达上会倾向于一种解释,说明的情绪。打个比方,《二月花》的楔子部分是小刀的心境描写。漫天从一句小尘埃开始,进入到小刀这个人,其实这种构想蛮好的。但是有点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表达的方向上,有点倾向于为“尘埃”两字做解说,和不断地为“江湖”两字做解说。但是“尘埃”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情愫的词语。它是轻忽,渺小的,这些意味,光是“尘埃”两字的自身存在就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渺小,无足轻重”。后文的不断解释,反倒容易稀释“尘埃”两字的味道,从而有点抓不住小刀的模样。再者,江湖是个血雨腥风之地,这是一个热爱武侠小说的人,基本都会有的一个简单轮廓。当我们只是简单地放出“丛林法则”,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牵涉到江湖的时候。这个“丛林法则”就会变得有点空洞。内容就显得不够扎实。小说和看影视剧差不多,它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画面构成的。但是不是所有画面都能够保留下来,还需要剪辑师处理。作者呢,就是导演,演员,剪辑师的集合体。既要自己导戏,又要演戏,还要负责影片剪辑。最后才真的完成了整一个作品。这个过程相当让人愁苦。所以还是很佩服漫天能够坚持地写故事。此外,我聊下《猎人无影》吧。《猎人无影》开篇也是从主人公入手的,有别于《二月花》的心理描写,这文是从一个客观视角进入的主角。视角也没挑错,挺好。但是,语言不够简练,而且带着点解释的味道。如数家珍一样,几乎把无影这个人都介绍了遍。但是,介绍的过程就像《二月花》里的 “尘埃”那样。属性被稀释了……人物的出场,需要抓住关键点进行,未必面面俱到,但一定会让看的人,记下了这么一个人物。它不是一种解释说明,而是要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说,文字是一字一情的,“轻重缓慢”光这四字,本身就带着特定的某些情愫。在一定的场景下,它们就会展现出它们各自的味道。不一定是句子才能表现情,先字后句,之后才是整个的文。
一语中的,也同样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写文的过程中,便觉得自己像个碎碎念叨的老人,说的太多,可就是不知道究竟是那太多了,究竟是那不够恰当,迷失在其中,找寻不到,便又只得在这茫然之中继续的迷失着自己,继续这自己的碎碎念。天天在这记住了乌奇的提醒,人物的出场,需要抓住关键点进行,未必面面俱到,但一定会让看的人,记下了这么一个人物。它不是一种解释说明,而是要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说,文字是一字一情的,“轻重缓慢”光这四字,本身就带着特定的某些情愫。在一定的场景下,它们就会展现出它们各自的味道。不一定是句子才能表现情,先字后句,之后才是整个的文。也随之告诉自己,凡事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自己如此这般碎碎念,归根结底也便是想追求完美,结果确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末了,再说句:乌奇你可要一路指引我的!
共有2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