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29)
2010-10-12 20:01:25 发表
五.我在鉴听教授讲完“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后的总结
有一则笑话式的报道如下:
记者手记:美国女孩Vamney
2008年08月07日21:37 godbehere
“Welcome to China, 年轻的女士,”安静地坐在地铁长椅靠边位置正聚精会神看着本书的一位略显丰满的西方女孩顺着笔者的声音自然地抬起头来。这位笔者在新开的10号线地铁上偶遇到的V,是第二次来中国,相对去年第一次短暂的数天停留,准备这次待到奥运会结束的V自认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一印象?非常亲切,非常友好,我碰到的那些中国朋友通常都相当大方有雅量,尽管我不会说任何中文。”
有些人说老外傲慢,不讲理,有些人认为老外比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强,相对东方人要更优越,在笔者看来,所有传说中的老外的优秀品质都在V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至少是对于这样一个美国女孩而言,恬静可亲,思维活跃,容姿甜美而不失优雅,就像她手中捧着的那本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德古拉小说,不过非常爱笑,如果硬要鸡蛋里挑骨头为她找个缺点的话。
21岁的V是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利用放假时间来北京体验生活,在三元桥附近的一栋公寓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在我来中国之前,父母和亲戚告诉了我所有在中国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如何保护自己等等,但我发现,实际上到了这里的感觉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当然,我之前并不了解中国,我来之前,有不少关于对中国政治方面的担忧(对我造成的困扰),但现实比我想象的要理想很多。”
话虽如此,也并不是一切都尽如人意,“北京的空气的确不像我的家乡那样干净透明, ”来自美国中西部犹他州一个小城市的V也很不习惯北京的‘摩肩接踵’,“街上的车辆和行人都相当的多,对不起,”她加重强调,“是‘非常非常多’,去哪里都不太方便,花在路上的时间是真正有用时间的两倍!”
V认为街上那些女孩们手拉手踩马路的行为对她并不构成太大的困扰,“不过在地铁里,我发现经常有许多男生把袖子卷到肩上,手举得高高的拉着扶手,那些毛发和气味,再加上地铁的空调并不太好……不过我理解这是中国的文化习俗之一。”很明显,V对于中国真正的文化习俗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但相对于普通的21岁中国女大学生,这位“美国小姐”很明显更善于和人沟通并且明确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说老外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有优势,早熟和自立很可能是最关键的方面。
最后聊到V最喜欢的中国食物,很自然的,几种传统的中国食物名字第一时间从V的嘴里蹦了出来。
“我喜欢饺子, 还有……包子,还有包子,黄橘子……”
“那孔子呢?”
“孔……子?好吃吗?”
“……还可以!”
看到这里,作为中国人,大多数是会笑的吧?笑过以后呢?是遗憾?担忧?还是面对一个问题有发言的冲动?对的,这个问题就是:外国人怎么这么不了解孔子?!
其实,中国人自已又有多少是真正了解孔子的呢?又是怎样在了解孔子的呢?需要怎样来重新认识孔子吗?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我认为:张岱年先生的这个讲法很是中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一下孔子还是应该的,重新认识一下孔子也很有必要,只是把孔子请下神坛,撤去“圣”光,还原出一个真实凡人的本来面目,并从此结算一下人们为把一个凡人塑造成“圣人”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价码--这就是“科学地研究孔子”的关键所在。
有一则笑话式的报道如下:
记者手记:美国女孩Vamney
2008年08月07日21:37 godbehere
“Welcome to China, 年轻的女士,”安静地坐在地铁长椅靠边位置正聚精会神看着本书的一位略显丰满的西方女孩顺着笔者的声音自然地抬起头来。这位笔者在新开的10号线地铁上偶遇到的V,是第二次来中国,相对去年第一次短暂的数天停留,准备这次待到奥运会结束的V自认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一印象?非常亲切,非常友好,我碰到的那些中国朋友通常都相当大方有雅量,尽管我不会说任何中文。”
有些人说老外傲慢,不讲理,有些人认为老外比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强,相对东方人要更优越,在笔者看来,所有传说中的老外的优秀品质都在V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至少是对于这样一个美国女孩而言,恬静可亲,思维活跃,容姿甜美而不失优雅,就像她手中捧着的那本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德古拉小说,不过非常爱笑,如果硬要鸡蛋里挑骨头为她找个缺点的话。
21岁的V是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利用放假时间来北京体验生活,在三元桥附近的一栋公寓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在我来中国之前,父母和亲戚告诉了我所有在中国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如何保护自己等等,但我发现,实际上到了这里的感觉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当然,我之前并不了解中国,我来之前,有不少关于对中国政治方面的担忧(对我造成的困扰),但现实比我想象的要理想很多。”
话虽如此,也并不是一切都尽如人意,“北京的空气的确不像我的家乡那样干净透明, ”来自美国中西部犹他州一个小城市的V也很不习惯北京的‘摩肩接踵’,“街上的车辆和行人都相当的多,对不起,”她加重强调,“是‘非常非常多’,去哪里都不太方便,花在路上的时间是真正有用时间的两倍!”
V认为街上那些女孩们手拉手踩马路的行为对她并不构成太大的困扰,“不过在地铁里,我发现经常有许多男生把袖子卷到肩上,手举得高高的拉着扶手,那些毛发和气味,再加上地铁的空调并不太好……不过我理解这是中国的文化习俗之一。”很明显,V对于中国真正的文化习俗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但相对于普通的21岁中国女大学生,这位“美国小姐”很明显更善于和人沟通并且明确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说老外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有优势,早熟和自立很可能是最关键的方面。
最后聊到V最喜欢的中国食物,很自然的,几种传统的中国食物名字第一时间从V的嘴里蹦了出来。
“我喜欢饺子, 还有……包子,还有包子,黄橘子……”
“那孔子呢?”
“孔……子?好吃吗?”
“……还可以!”
看到这里,作为中国人,大多数是会笑的吧?笑过以后呢?是遗憾?担忧?还是面对一个问题有发言的冲动?对的,这个问题就是:外国人怎么这么不了解孔子?!
其实,中国人自已又有多少是真正了解孔子的呢?又是怎样在了解孔子的呢?需要怎样来重新认识孔子吗?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我认为:张岱年先生的这个讲法很是中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一下孔子还是应该的,重新认识一下孔子也很有必要,只是把孔子请下神坛,撤去“圣”光,还原出一个真实凡人的本来面目,并从此结算一下人们为把一个凡人塑造成“圣人”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价码--这就是“科学地研究孔子”的关键所在。
对“孔子”,可以作各种角度的研究,得出各种结论。这很正常。就我个人而言,就很愿从孔丘是怎样的从“意”、“必”、“固”、“我”开始,奋斗一生,最后总结出一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毕生心血结晶经验以遗留给后人。尽管孔丘的一生多在“意”、“必”、“固”、“我”中渡过,所作所为亦大多出自“意”、“必”、“固”、“我”,但终身屡战屡败的结局成就了他的最终结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么一个具有悲剧性的佐证,亦给后人留下了难以一下子接受的难堪境界:接受“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吧,那“意”、“必”、“固”、“我”的“人生自由”境界实在太有诱惑,而要继续唱行“若为自由故,什么皆可抛”的“意”、“必”、“固”、“我”--之高调的话,谁能保证不会又进入了终身屡战屡败的激流?
为此,我觉得还是记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为好,需要备注的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是凡人孔丘以一生败北的经险所授的,而非“孔圣人”的金科玉律。
因为:孔丘不是“孔圣人”!历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孔圣人”!
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观念来看《孔子》(电影)、看与《孔子》及“孔子”有关的人和事,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应为有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而欢唿了吧?哈哈......
为此,我觉得还是记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为好,需要备注的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是凡人孔丘以一生败北的经险所授的,而非“孔圣人”的金科玉律。
因为:孔丘不是“孔圣人”!历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孔圣人”!
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观念来看《孔子》(电影)、看与《孔子》及“孔子”有关的人和事,我们又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应为有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训而欢唿了吧?哈哈......
阅读(6624)┊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