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续9)
2010-08-29 20:19:16 发表
7、点化阳子居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今河南开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唿“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魏国人,入周太学,闻老子渊博,曾私拜老子为师。没想到在梁会与老子相遇,阳子居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老聃问道:“弟子近来忙于何事?”
阳子居施礼道:“来此访先祖居,购置房产,修饰梁栋,招聘仆役,整治家规。”
老聃道:“有卧身之地、饮食之处则足矣,何需如此张扬?”
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
阳子居知己浅陋,惭愧道:“弟子鄙俗,多谢先生指教。”
老聃问。“安居何处?”
阳子居道:“沛(今江苏沛县)。”
老聃说:“正好相伴同行。”阳子居很高兴。欣然与老师结伴向东而行。 行至难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牵牛而先登,阳子居引马而后上。老聃慈容笑貌,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阳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见之施之以座,船主见之奉茶献巾。难水过,二人骑牲继续前行。老聃叹道:“刚才观你神态,昂首挺胸,傲视旁人,唯己独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阳子居面带愧色,恳言道:“弟子习惯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老子赞曰:“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不自然,则合于道矣!”
8、论养生经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 ,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 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 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 ,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今河南开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唿“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魏国人,入周太学,闻老子渊博,曾私拜老子为师。没想到在梁会与老子相遇,阳子居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老聃问道:“弟子近来忙于何事?”
阳子居施礼道:“来此访先祖居,购置房产,修饰梁栋,招聘仆役,整治家规。”
老聃道:“有卧身之地、饮食之处则足矣,何需如此张扬?”
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
阳子居知己浅陋,惭愧道:“弟子鄙俗,多谢先生指教。”
老聃问。“安居何处?”
阳子居道:“沛(今江苏沛县)。”
老聃说:“正好相伴同行。”阳子居很高兴。欣然与老师结伴向东而行。 行至难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牵牛而先登,阳子居引马而后上。老聃慈容笑貌,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阳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见之施之以座,船主见之奉茶献巾。难水过,二人骑牲继续前行。老聃叹道:“刚才观你神态,昂首挺胸,傲视旁人,唯己独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阳子居面带愧色,恳言道:“弟子习惯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老子赞曰:“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不自然,则合于道矣!”
8、论养生经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 ,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 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 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 ,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
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南荣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荣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9、再授孔丘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9、再授孔丘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
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有亦是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者,则顺其变动而不萦于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
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罢,起身辞别。
10、圣人辞世
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父。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
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我的批注:
辑看以上资料,忽使我晃悟:原来教授本节课所讲内容,基本同于以上资料中的“老子轶事”之第“4.孔子问礼”部分,而。“9、再授孔丘”部分的内容则还暂未涉及,估计是“时候未到”。
但就前面己讲到的有关孔丘的内容,与上述辑录的有关老子的资料内容来作一对比,看上去就蛮有意思了。比如:
*老子与孔丘同有武夫祖先,只是老子的生父老佐本身即为司马,地位比孔丘的生父叔梁纥要高多了。这是老子出身比孔丘优越的外部条件之一。
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罢,起身辞别。
10、圣人辞世
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父。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
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我的批注:
辑看以上资料,忽使我晃悟:原来教授本节课所讲内容,基本同于以上资料中的“老子轶事”之第“4.孔子问礼”部分,而。“9、再授孔丘”部分的内容则还暂未涉及,估计是“时候未到”。
但就前面己讲到的有关孔丘的内容,与上述辑录的有关老子的资料内容来作一对比,看上去就蛮有意思了。比如:
*老子与孔丘同有武夫祖先,只是老子的生父老佐本身即为司马,地位比孔丘的生父叔梁纥要高多了。这是老子出身比孔丘优越的外部条件之一。
*老子出生时是明显的早产儿:头大身弱。孔丘出生时也显有先天不足,但仅限脑盖骨未长满、头顶中间部显有凹陷状而已。此为两两相惜、同病相邻也。
*少时的老子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皆因其母家境虽困毕竟还有能力请博学的商容老先生来做家教;而孔丘则少时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少时的老子年仅13岁时就已上穷天理、下寻人道,不仅自己常常“彻夜不能寐”、“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还常弄得“母不能答、家将不能言”,最后连博学的商容老先生也自叹“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并由此推荐并创造条件让老子去周都跟自家的师兄(为周太学博士)继续深造。 作为对比,同样应该是很聪慧的孔丘就没这种机会和条件了,其只能“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好在其母慈能尽力“豫市礼器以供嬉戏”,才使孔丘能在游戏演礼仪中学真礼理,从而从礼理而深入至儒术的“礼、乐、射、御、书、数”。
*老子13岁离家别母去求学,“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孔丘17岁葬母,19岁守孝后(因在季氏家门前受辱等)不得己去宋考察“殷商之礼”,既无人荐,又无人纳。完全靠自强自闯,再说还需自谋生计,其所学有限在所难免。
*老子最后的建树达到了古代哲学的最高峰(《道德经》)。孔丘的最后建树是编出了一部编年史(《春秋》)。
因此,老子能为孔丘师是理所当然。孔丘亏得遇上过老子这样的名师,才能继续长进。子曰:老聃,真吾师也!--相信这应该是孔丘的真心吐露。
我的思辩:
据以上资料显示:真正“以探究宇宙人生大道为使命、以研究历史文化为职责、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为目标”的应该是老子,而不是孔丘,孔丘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来“以探究宇宙人生大道为使命、以研究历史文化为职责、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为目标”。教授曾在以前讲课中讲到有关内容时,实在是“李冠孔戴”了!
说老子要孔丘懂得“装傻”,此种讲法在太“戏说”,对老子的原意是很不敬的。老子的原意是期望孔丘能脱俗而走向祟高。因此,从老子对孔丘的话语里,除了能看出当时的孔丘确是貌似“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志向深远、理想高大、坚定不拔、自信甚至自大”、“聪明深察”、“博辩广大”......其实更能看出孔丘那虚浮不实的“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才是当时孔丘明显显现的危险的真实面貌。说实在的,当时的孔丘在老子面前实在只是个很俗的世子,学识与品行离祟高还差得很远。但孔丘在聪慧之后保持了一贯的“诚实”之心,才使老子认可:“汝可教也!”
另外,从老子对孔丘的一次次指教,以及老子对关尹、(函谷关守官)、阳子居(其弟子)、庚桑楚(其弟子)、南荣(庚桑楚弟子)等的教导传闻中,不难看出:老子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卷”、“弟子遍天下”的“开教先师”,说孔丘办私学之举对中华民族有深远影响,如孔丘在世,定会连连道“惭愧”、“不敢当”,因其本身就是老子遍天下弟子中之一员也,他这个儒家创始人就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
*少时的老子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皆因其母家境虽困毕竟还有能力请博学的商容老先生来做家教;而孔丘则少时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少时的老子年仅13岁时就已上穷天理、下寻人道,不仅自己常常“彻夜不能寐”、“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还常弄得“母不能答、家将不能言”,最后连博学的商容老先生也自叹“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并由此推荐并创造条件让老子去周都跟自家的师兄(为周太学博士)继续深造。 作为对比,同样应该是很聪慧的孔丘就没这种机会和条件了,其只能“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好在其母慈能尽力“豫市礼器以供嬉戏”,才使孔丘能在游戏演礼仪中学真礼理,从而从礼理而深入至儒术的“礼、乐、射、御、书、数”。
*老子13岁离家别母去求学,“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孔丘17岁葬母,19岁守孝后(因在季氏家门前受辱等)不得己去宋考察“殷商之礼”,既无人荐,又无人纳。完全靠自强自闯,再说还需自谋生计,其所学有限在所难免。
*老子最后的建树达到了古代哲学的最高峰(《道德经》)。孔丘的最后建树是编出了一部编年史(《春秋》)。
因此,老子能为孔丘师是理所当然。孔丘亏得遇上过老子这样的名师,才能继续长进。子曰:老聃,真吾师也!--相信这应该是孔丘的真心吐露。
我的思辩:
据以上资料显示:真正“以探究宇宙人生大道为使命、以研究历史文化为职责、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为目标”的应该是老子,而不是孔丘,孔丘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来“以探究宇宙人生大道为使命、以研究历史文化为职责、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为目标”。教授曾在以前讲课中讲到有关内容时,实在是“李冠孔戴”了!
说老子要孔丘懂得“装傻”,此种讲法在太“戏说”,对老子的原意是很不敬的。老子的原意是期望孔丘能脱俗而走向祟高。因此,从老子对孔丘的话语里,除了能看出当时的孔丘确是貌似“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志向深远、理想高大、坚定不拔、自信甚至自大”、“聪明深察”、“博辩广大”......其实更能看出孔丘那虚浮不实的“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才是当时孔丘明显显现的危险的真实面貌。说实在的,当时的孔丘在老子面前实在只是个很俗的世子,学识与品行离祟高还差得很远。但孔丘在聪慧之后保持了一贯的“诚实”之心,才使老子认可:“汝可教也!”
另外,从老子对孔丘的一次次指教,以及老子对关尹、(函谷关守官)、阳子居(其弟子)、庚桑楚(其弟子)、南荣(庚桑楚弟子)等的教导传闻中,不难看出:老子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卷”、“弟子遍天下”的“开教先师”,说孔丘办私学之举对中华民族有深远影响,如孔丘在世,定会连连道“惭愧”、“不敢当”,因其本身就是老子遍天下弟子中之一员也,他这个儒家创始人就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
他除了对老子有高深莫测的祟敬,难以理解透彻的遗憾外,决无反驳批判、更无反叛老子的意向,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真正对中华民族有深远影响的先师--应该是老子。
阅读(5747)┊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