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续11)
2010-09-03 20:19:43 发表
七.流亡的孔丘
听课笔记:
关于孔丘流亡的起因,据教授讲:孔丘拜别老子回鲁国时,已有35岁了。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鲁昭公因祭祖规格(礼定享六佾)被季平子破坏(季平子按礼定享四佾,可他抽调了鲁昭公的四佾与自己的四佾合用字八佾起来),由此忍不住而怀恨发兵去攻打季氏家族。
关于礼定之“佾”,教授解说是指古时祭祖时为跳万舞而演奏的乐队阵势。据礼制规定:“天子”可享“八佾”,即有由八行八列64人组成的乐队可享用;“诸候”(如鲁昭公)可享“六佾”,即由八行六列48人组成的乐队可享用;“大夫”(如季平子)可享“四佾”,士人(如孔丘)可享“二佾”,此皆成定规了,任何超越此定规的行为就是“僭越”,属大罪。由此可见鲁昭公为何会忍不住要发兵攻季氏家族了。
有关这场战事,教授介绍说:季平子初遭攻击时,因猝不及防,只好躲进自家园中的高台(楼)里,派人向昭公谈判。他先问昭公:我有何罪?你竟攻我?我其犯死罪了吗?你先撤兵,让我退到沂水岸边(季氏封地),等你查实我确有罪,我就认了。鲁昭公不应允,但一时也不能攻克季氏的高台,双方僵持起来。季平子又派人说:那你先囚我于费邑(也是季氏封地),然后你查实我的罪后,该乍办就乍办,如何?鲁昭公还是不允。季平子无奈,最后提出:你给我五辆车吧,让我流亡去国外,这总可以了吧?--此时昭公身边有一名叫子家羁的大夫就对昭公答应下来,说此法可行。然另一名叫郈昭伯的大夫则说:不行,今非杀季平子不可(因郈昭伯曾在平时的一次与季平子玩斗鸡时赢了季平子,可季平子不单不认输还骂他、还抢占了他的一些房子,因此他对季平子怀恨很深)。于是鲁昭公决定不放过季平子,并派郈昭伯去孟孙氏家族搬兵,以加强攻击的力量。郈昭伯依令到孟孙氏家族说明情况后,孟孙氏家主孟懿子(孔丘弟子)一时拿不定主意,欲观望一下再动。然当时鲁国三桓家族中的另一家--叔孙氏家族,这家人倒是没犹豫,其家长没出面,由一家臣带着家兵就赶来了。该家臣与手下讨论:我们打谁?手下人无答。他又问:我是一家臣,只管家不顾国。以此为见,季平子存在不存在,那种情况对我家有利?结果不言自明:季氏在则叔孙氏在,季氏亡则叔孙氏也快完了。于是叔孙氏的家兵便立刻攻向鲁昭公而去,一下子就把鲁昭公的军队冲了个西里哗啦。正在观望的孟孙氏家人见此情形,翻脸就把郈昭伯杀掉了,且也带家兵赶来助战攻鲁昭公。最后,“三桓”大夫联手把诸候鲁昭公打败了。
而后怎么办?子家羁出了个主意:找个替罪羊,说昭公是受其劫持而为,让“有罪之人”去戴罪流亡国外,这样大家就可相安了。然鲁昭公很厚道,坚持承认此事是我所发,不忍心让别人顶罪。结果只好自己去国外流亡--跑到齐国去了。最后鲁昭公在齐国流亡七年而不能回鲁国,直至客死他乡。
并于此事件对孔丘的影响,教授解说是:鲁昭公在一片责难的舆论声中离开鲁国时,只听到一句暖心的话。此即孔丘所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意为:罪在季平子僭越享天子的八佾之礼,昭公是忍无可忍才发事。)然鲁昭公听着暖心,季氏等听了就不好受,由此孔丘也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因与季氏等实权派作对,孔丘就无法在鲁国立足,只好仿鲁昭公而流亡国外而去。孔丘之所以会为鲁昭公说话,教授注说是因为孔丘有知恩图报之心(昭公曾在孔丘生子及孔丘出访周朝时二度有恩于孔丘)。
我的感叹:
听课笔记:
关于孔丘流亡的起因,据教授讲:孔丘拜别老子回鲁国时,已有35岁了。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鲁昭公因祭祖规格(礼定享六佾)被季平子破坏(季平子按礼定享四佾,可他抽调了鲁昭公的四佾与自己的四佾合用字八佾起来),由此忍不住而怀恨发兵去攻打季氏家族。
关于礼定之“佾”,教授解说是指古时祭祖时为跳万舞而演奏的乐队阵势。据礼制规定:“天子”可享“八佾”,即有由八行八列64人组成的乐队可享用;“诸候”(如鲁昭公)可享“六佾”,即由八行六列48人组成的乐队可享用;“大夫”(如季平子)可享“四佾”,士人(如孔丘)可享“二佾”,此皆成定规了,任何超越此定规的行为就是“僭越”,属大罪。由此可见鲁昭公为何会忍不住要发兵攻季氏家族了。
有关这场战事,教授介绍说:季平子初遭攻击时,因猝不及防,只好躲进自家园中的高台(楼)里,派人向昭公谈判。他先问昭公:我有何罪?你竟攻我?我其犯死罪了吗?你先撤兵,让我退到沂水岸边(季氏封地),等你查实我确有罪,我就认了。鲁昭公不应允,但一时也不能攻克季氏的高台,双方僵持起来。季平子又派人说:那你先囚我于费邑(也是季氏封地),然后你查实我的罪后,该乍办就乍办,如何?鲁昭公还是不允。季平子无奈,最后提出:你给我五辆车吧,让我流亡去国外,这总可以了吧?--此时昭公身边有一名叫子家羁的大夫就对昭公答应下来,说此法可行。然另一名叫郈昭伯的大夫则说:不行,今非杀季平子不可(因郈昭伯曾在平时的一次与季平子玩斗鸡时赢了季平子,可季平子不单不认输还骂他、还抢占了他的一些房子,因此他对季平子怀恨很深)。于是鲁昭公决定不放过季平子,并派郈昭伯去孟孙氏家族搬兵,以加强攻击的力量。郈昭伯依令到孟孙氏家族说明情况后,孟孙氏家主孟懿子(孔丘弟子)一时拿不定主意,欲观望一下再动。然当时鲁国三桓家族中的另一家--叔孙氏家族,这家人倒是没犹豫,其家长没出面,由一家臣带着家兵就赶来了。该家臣与手下讨论:我们打谁?手下人无答。他又问:我是一家臣,只管家不顾国。以此为见,季平子存在不存在,那种情况对我家有利?结果不言自明:季氏在则叔孙氏在,季氏亡则叔孙氏也快完了。于是叔孙氏的家兵便立刻攻向鲁昭公而去,一下子就把鲁昭公的军队冲了个西里哗啦。正在观望的孟孙氏家人见此情形,翻脸就把郈昭伯杀掉了,且也带家兵赶来助战攻鲁昭公。最后,“三桓”大夫联手把诸候鲁昭公打败了。
而后怎么办?子家羁出了个主意:找个替罪羊,说昭公是受其劫持而为,让“有罪之人”去戴罪流亡国外,这样大家就可相安了。然鲁昭公很厚道,坚持承认此事是我所发,不忍心让别人顶罪。结果只好自己去国外流亡--跑到齐国去了。最后鲁昭公在齐国流亡七年而不能回鲁国,直至客死他乡。
并于此事件对孔丘的影响,教授解说是:鲁昭公在一片责难的舆论声中离开鲁国时,只听到一句暖心的话。此即孔丘所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意为:罪在季平子僭越享天子的八佾之礼,昭公是忍无可忍才发事。)然鲁昭公听着暖心,季氏等听了就不好受,由此孔丘也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因与季氏等实权派作对,孔丘就无法在鲁国立足,只好仿鲁昭公而流亡国外而去。孔丘之所以会为鲁昭公说话,教授注说是因为孔丘有知恩图报之心(昭公曾在孔丘生子及孔丘出访周朝时二度有恩于孔丘)。
我的感叹:
实在可惜!尚在孔丘去周朝求问老子以前,孔丘有此举说则情有可愿。然刚离开老子的孔丘有此举说则不能不叫我深感可惜:求学老子之功全白费了!这只能说明:此时的孔丘实在是太主观太自负太气傲了--以至于把刚到耳边的老子教导忘在了脑后,为此使自己走出了人生路上的第一大败笔:办私学事业被迫中断,自已被迫去流亡。
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一点,凭孔丘的知慧是不难发觉的:鲁昭公虽事发有因,但其野蛮而愚笨的拳头政策(动兵打)和决不变通的固执做法(甚至在季平子要求自罚去国外流亡的情况下也还是坚持非杀其不可),终究是显其“不仁”而自食后果之根本原因。因此,揭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起因本没错,但不评价昭公的野蛮专横与“不仁”做法则三桓家族自然不服。按老子的教导,“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道德经》),因此,鲁昭公动不动就用兵,即使其胜了,也只是个“乐杀人者”,“不仁”得很,“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何况其失败了也!
孔丘为何会只说鲁昭公好而不揭鲁昭公之短呢?我以为:除教授所讲是孔丘有知恩图报之心外,更主要的还是与孔丘的“一心以周礼为神圣、一意以克已复(周)社为己任”有关系。也仵在当时孔丘的眼里,鲁昭公根本没有错,是“大仁”(克己复礼为仁),而其最后遭遇是“礼崩乐坏”之祸,而非咎由自取之果。这种认知观念上的偏激固执才是导致孔丘走出人生大败笔的根源。
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一点,凭孔丘的知慧是不难发觉的:鲁昭公虽事发有因,但其野蛮而愚笨的拳头政策(动兵打)和决不变通的固执做法(甚至在季平子要求自罚去国外流亡的情况下也还是坚持非杀其不可),终究是显其“不仁”而自食后果之根本原因。因此,揭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起因本没错,但不评价昭公的野蛮专横与“不仁”做法则三桓家族自然不服。按老子的教导,“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道德经》),因此,鲁昭公动不动就用兵,即使其胜了,也只是个“乐杀人者”,“不仁”得很,“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何况其失败了也!
孔丘为何会只说鲁昭公好而不揭鲁昭公之短呢?我以为:除教授所讲是孔丘有知恩图报之心外,更主要的还是与孔丘的“一心以周礼为神圣、一意以克已复(周)社为己任”有关系。也仵在当时孔丘的眼里,鲁昭公根本没有错,是“大仁”(克己复礼为仁),而其最后遭遇是“礼崩乐坏”之祸,而非咎由自取之果。这种认知观念上的偏激固执才是导致孔丘走出人生大败笔的根源。
阅读(5846)┊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