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之连城的书评

看沐家 2008-08-18 02:17:02
petbobo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说完了洛家,来说说沐家。沐家家主沐青原大概是因死了夫人,昏了头,居然自毁长城,将沐家新一代的领军人物逐出。而且,玉连城再次见到沐花卿时,得知他被沐青原的配兵昆仑所伤,又被洛家的姽婳军追杀。显然连城与楚鸿困在钟山的这段时间里,外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不晓得沐家出了什么事情,沐青原居然对沐花卿起了杀心,但做出此举,却是离败亡不远了,因为沐家年轻一辈中,没有比得上沐花卿的备选人。而且,兰晓出现了,实在令我诧异,前面书中交待过兰晓因为私自假扮连城出嫁,背叛连城,已被逐到沐家的家庙里去了。沐家主的命令,猎玉城内人人无不谨遵,兰晓应该老老实实陪伴青灯古佛,可现在她又出现了,还是受洛寒川的指示打算给连城下药,不知兰晓是私自逃出来的,还是被人用来接近玉连城或者沐花卿?
petbobo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也有可能洛大公子与洛千重是两个人。不过洛大公子爱上了连城,或希望得连城之助来得到天下,所以把奈何阵的阵眼设在洛千重身上,若要破阵,则洛千重必死,而且他知道连城深爱洛千重,决不肯伤害他,但阵中别人就不会同,洛千重被人杀死,连城心必大乱,他可趁机示好,以帮助连城替洛千重报仇为条件,与连城谈合作,还可以顺便收了萧家。但是没想到洛千重大限将至,奈何阵要破了,洛大公子所以要改变计划,加速杀戮。
petbobo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前段时间,书评中讨论得很热闹的洛千重即洛大公子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用在这一段,倒也贴切。假设洛千重即洛大公子,洛大公子布下奈何阵,意欲困住当世所有可能与他争夺天下的对手,各世家的年轻一代领头人物,以及掌握了战争资源(如铁矿)的人,将这些人尽数毁去,为自家夺得天下扫平障碍。虽然阵中为了破解密笈,杀戮已开,但是因为洛千重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单凭自己,不能够一时间将所有对手都杀死,更或者他怕有外力来破阵,各世家发现不见了自己的掌门人,必然四处打探,即使洛家封锁消息,也撑不了多久。于是在洛大公子的默许下,第二指挥者,也是洛家新一代领头人的备选项,洛寒川,利用镜花水月,加速了杀戮的进程。但是在血腥的杀戮之中,又为了将来毁灭沐家着想,留下了应该是以后对他威胁最大的沐花卿。洛寒川此举,如前头书中所评,心够狠,又有容人之量,目光深远,谋略出众,又有野心。实在是洛家争夺天下的完美人选。
镜花水月一战 2008-08-18 01:38:22
petbobo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镜花水月一战,活下来的人里面,我猜测有燕九,有楚鸿,有沐花卿。燕九没有喝酒,为人颇有机谋;楚鸿精明,且轻功无双;沐花卿,则是洛家公子现在还不想毁灭的人。别人尚不确定,对于一心争夺天下的人来说,云含那些人会是将来的对手,要尽早除掉。
随风飘逝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一直觉的彩袖的文写得很深奥,看着,想着,然后再看一遍,还似懂非懂,接着等彩袖给答案,猜谜底.嘿嘿,不好意思啦....
喜欢连城 2008-08-16 20:26:53
喜欢连城的娇笑连连,喜欢连城的对爱痴迷,喜欢连城的敢爱敢恨,喜欢连城喜欢连城的一份对世人的慈悲心肠,喜欢连城对身边人的宽容大肚,
彩袖殷勤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强烈呼吁大家去贴吧转转,那里也太冷清了。我死乞白赖地申请下来,却乏人问津,羞愧一个…………(*^__^*)嘻嘻……
天煞孤星 2008-08-16 14:22:37
火修罗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第35章无情不似多情苦(上)宁倾城冲我灿然一笑,道:“连城,我约你来,是想给你讲一个很悲伤很悲伤的故事。”她不再笑了,“很久以前,有一位小姐,她不但生的貌美如花,而且聪慧过人。及茾后,父母千挑万选为她定下一门亲事,那男子也是不世出的豪杰,文武双全,面容俊朗,且对小姐痴心一片,人都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成亲后,琴瑟和鸣,恩爱异常,羡煞旁人。半年后,小姐怀了身孕,两家都欣喜若狂,对那小姐更是有求必应。又过了几个月,家里来了一名云游道士,竟说小姐怀的是天煞孤星,一降世必将累及父母亲人。男子自当作无稽之谈,命人轰了他出去。-------------这里那个小姐怀的“天煞孤星”必定是连城。
连城啊,连城 2008-08-15 22:45:56
petbobo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美人如玉,玉家连城,你注定要翔于九天,历万世其名不衰。但即使能够站在高高的云端上,周旋于各方豪杰之间,谈笑与乱世风云之中,杀伐决断,令天下变色,却要眼睁睁看着爱人一日日的消逝,无力挽留爱人的生命,这样的命运,这样的代价,是你想要的吗?
不错哦 2008-08-15 12:02:10
卿尘 点评 倾国倾城之连城 评分为0分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