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续16)
2010-09-28 20:35:39 发表
八.不惑的孔丘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从齐国回来后的37岁的孔丘,一下子安静地在鲁国安静地待了14年,只做一件事:教研学问。由此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教授的解说是指两点:1.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2.对世上林林总总、光怪陆离都能作出价值判断。总之,“不惑”即指有了价值判断力了。
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有能力不在于他的知识所达到的宽度,而在于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知识量不等于能力。
就当时孔丘的知识量而言,只相当于现今的一个好一点的初中生。但不能说孔丘还不如现今的一个初中生。理由是:在价值判断能力方面,孔丘就高高在上。
关于此期孔丘的其他轶事,教授解介道:当时的孔丘也己算是社会上的“百事通”式的人物了,人们一有疑问就会想起去问孔丘。而孔丘的解答也多数能叫人佩服。然《列子》一书却记载了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小孩提出的简单问题,事情经过是:两小孩辩日:到底是早上的太阳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更近?一小孩说: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见的太阳大。另一小孩说: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太阳令我们感觉热。两孩子正争辩不下,刚好遇上孔丘,于是问孔丘。没料“孔子不能决也”,小孩无奈只好笑孔丘“孰为汝多知乎?“
此事说明:孔丘的知识量也是有限的。但正如荀子所言:“知之不足以为君子,不知无损以为小人”(知道多的不一定就足是君子,有不知的也不一定是小人)。
教授在此注说了该怎么读《论语》的问题,其指出:我们读《论语》不能单为求知识,也不是为接授某些观念,重要的是学习对事物怎样做判断。
教授举例:孔丘在当时虽可称是知识渊博了,但他对三种事物却是不说的。即:怪力乱神、性与天道、死亡(“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又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又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子路又问死亡问题,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这是为何呢?教授解说是:凭孔丘的阅历和智慧,他肯定是考虑过这些问题的,也定有自己的见解。他是认为有些事不好说,有些事不能说,恐会引起不良的道德后果。
比如:有一次子贡问:老师,人死后倒底是有知还是无知(有无鬼)?孔丘答:不说!不能说!原因:如说无鬼,则可能引起子女随便处置父母遗体而有视无恐;说有鬼则可引起死人长久影响活人的生活质量--由此可导致道德崩溃之风险。
又如:关于人性问题,孔丘也很少谈。但也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其基本含义为:人性不管是善还是恶,都是相同的。战国时期至孟子时代,关于人性属性有四种说法,即:告子的“人性无善恶”、孟子的“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本恶”、还有无名氏约“人性有善有恶”。
教授认为:从价值判断观看,最糟糕的是“人性有善有恶”论,因它肯定了人性有善的也有恶的,则为主张人类不平等找到了“人性论”上的依据。而孔丘的“性相近也”虽未定善恶,但确定了“人性”的相近性,为主张人类公平提供了“人性论”咯“底线”。
又比如:《吕氏春秋》记截:当时鲁国人在国外多沦为奴隶,鲁国国君觉得有损体面,故颁了一法令:如以后有鲁国人再见在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可以为其赎身,所化赎金可到鲁国国库报销。子贡很有钱,真的就有一回在国外赎回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子贡觉得要讲道得,不去报销了。此举就遭孔丘的批评。孔丘指出此举可引起以后没人再去赎人的后果。而又有一次,子路偶路遇一人落水,他很勇敢地跳下水去救人上岸。被救之家感其恩德牵一牛以谢,子路高兴地收受了。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从齐国回来后的37岁的孔丘,一下子安静地在鲁国安静地待了14年,只做一件事:教研学问。由此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教授的解说是指两点:1.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2.对世上林林总总、光怪陆离都能作出价值判断。总之,“不惑”即指有了价值判断力了。
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有能力不在于他的知识所达到的宽度,而在于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知识量不等于能力。
就当时孔丘的知识量而言,只相当于现今的一个好一点的初中生。但不能说孔丘还不如现今的一个初中生。理由是:在价值判断能力方面,孔丘就高高在上。
关于此期孔丘的其他轶事,教授解介道:当时的孔丘也己算是社会上的“百事通”式的人物了,人们一有疑问就会想起去问孔丘。而孔丘的解答也多数能叫人佩服。然《列子》一书却记载了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小孩提出的简单问题,事情经过是:两小孩辩日:到底是早上的太阳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更近?一小孩说: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见的太阳大。另一小孩说: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太阳令我们感觉热。两孩子正争辩不下,刚好遇上孔丘,于是问孔丘。没料“孔子不能决也”,小孩无奈只好笑孔丘“孰为汝多知乎?“
此事说明:孔丘的知识量也是有限的。但正如荀子所言:“知之不足以为君子,不知无损以为小人”(知道多的不一定就足是君子,有不知的也不一定是小人)。
教授在此注说了该怎么读《论语》的问题,其指出:我们读《论语》不能单为求知识,也不是为接授某些观念,重要的是学习对事物怎样做判断。
教授举例:孔丘在当时虽可称是知识渊博了,但他对三种事物却是不说的。即:怪力乱神、性与天道、死亡(“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又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又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子路又问死亡问题,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这是为何呢?教授解说是:凭孔丘的阅历和智慧,他肯定是考虑过这些问题的,也定有自己的见解。他是认为有些事不好说,有些事不能说,恐会引起不良的道德后果。
比如:有一次子贡问:老师,人死后倒底是有知还是无知(有无鬼)?孔丘答:不说!不能说!原因:如说无鬼,则可能引起子女随便处置父母遗体而有视无恐;说有鬼则可引起死人长久影响活人的生活质量--由此可导致道德崩溃之风险。
又如:关于人性问题,孔丘也很少谈。但也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其基本含义为:人性不管是善还是恶,都是相同的。战国时期至孟子时代,关于人性属性有四种说法,即:告子的“人性无善恶”、孟子的“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本恶”、还有无名氏约“人性有善有恶”。
教授认为:从价值判断观看,最糟糕的是“人性有善有恶”论,因它肯定了人性有善的也有恶的,则为主张人类不平等找到了“人性论”上的依据。而孔丘的“性相近也”虽未定善恶,但确定了“人性”的相近性,为主张人类公平提供了“人性论”咯“底线”。
又比如:《吕氏春秋》记截:当时鲁国人在国外多沦为奴隶,鲁国国君觉得有损体面,故颁了一法令:如以后有鲁国人再见在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可以为其赎身,所化赎金可到鲁国国库报销。子贡很有钱,真的就有一回在国外赎回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子贡觉得要讲道得,不去报销了。此举就遭孔丘的批评。孔丘指出此举可引起以后没人再去赎人的后果。而又有一次,子路偶路遇一人落水,他很勇敢地跳下水去救人上岸。被救之家感其恩德牵一牛以谢,子路高兴地收受了。
此举却受到了孔丘的赞扬,称此举将引人效仿勇于救人的德行。--此即孔丘之“察微”现真理。
我的感言:
不管对与错,孔丘在老子理论的教育和晏婴的现实教育下,总算不得不开始考虑其所作所为的“道德价值”了,该也可算是老子与晏子对其的辛苦教导没有白费。不过孔丘为此付出的代价很大。
教授的一观点:一个人有能力并不在于其知识面所达到的宽度,而在于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这一点我很同意。但教授说孔丘从此有了过人之处就是有了高明的价值判断观--这一点我只同意一半,即孔丘从此后凡事要考虑一下道德价值--这一点是真的,是其从严酷的现实社会里得到的教训体会经验。但依我看其终究还是知识面有限(不如老子),缺乏哲理思维训练,故实际上孔丘还是有许多事无法理清(如对“怪力乱神”、“性与天道”、“死亡”等问题),故而只好承认是“不能决”或“无法说”(不知),而不是象教授所说是顾忌道德风险而“不说”或“不能说”。
事例一中:子贡问孔丘,人死后倒底是有知还是无知(有无鬼)?孔丘答:不说!不能说!原因推为:如说无鬼,则可能引起子女随便处置父母遗体而有视无恐;说有鬼则可引起死人长久影响活人生活质量咯后果--由此可导致道德崩溃之风险--这一解释明显有不妥当。因照这样讲显然是指孔丘还没面对自然现象进行哲理思辩,而先陷入了“随便乱说恐扰乱礼制道德”的实用主义“乌龙”。说实在的,“礼崩乐坏”对儒家来说是具有影响生计的现实意义,其道德意义还在其次。因此,与其讲孔丘是顾忌道得后果,不如讲其实更实际的可能是孔丘还没弄清楚“人死后倒底是有知还是无知”--这么一个问题的哲理,无法讲清楚,先考虑要保“饭碗”--更有实际可能。在有无鬼神这个问题上,在我印象里孔丘是持“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唯心论滴,这也证明孔丘对人之生死是很迷煳的。作为对比,再看老子在知其母逝世时发现的充满自然哲理的生死观:“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故生死一气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道,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者,则顺其变动而不萦于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对比结果十分明显:这些哲理对当时的孔丘来讲确是没有深究得如老子这么清楚。实是求是讲,不是孔丘其智力不足,而是其知识资源不足,见识面不够广。
我的感言:
不管对与错,孔丘在老子理论的教育和晏婴的现实教育下,总算不得不开始考虑其所作所为的“道德价值”了,该也可算是老子与晏子对其的辛苦教导没有白费。不过孔丘为此付出的代价很大。
教授的一观点:一个人有能力并不在于其知识面所达到的宽度,而在于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这一点我很同意。但教授说孔丘从此有了过人之处就是有了高明的价值判断观--这一点我只同意一半,即孔丘从此后凡事要考虑一下道德价值--这一点是真的,是其从严酷的现实社会里得到的教训体会经验。但依我看其终究还是知识面有限(不如老子),缺乏哲理思维训练,故实际上孔丘还是有许多事无法理清(如对“怪力乱神”、“性与天道”、“死亡”等问题),故而只好承认是“不能决”或“无法说”(不知),而不是象教授所说是顾忌道德风险而“不说”或“不能说”。
事例一中:子贡问孔丘,人死后倒底是有知还是无知(有无鬼)?孔丘答:不说!不能说!原因推为:如说无鬼,则可能引起子女随便处置父母遗体而有视无恐;说有鬼则可引起死人长久影响活人生活质量咯后果--由此可导致道德崩溃之风险--这一解释明显有不妥当。因照这样讲显然是指孔丘还没面对自然现象进行哲理思辩,而先陷入了“随便乱说恐扰乱礼制道德”的实用主义“乌龙”。说实在的,“礼崩乐坏”对儒家来说是具有影响生计的现实意义,其道德意义还在其次。因此,与其讲孔丘是顾忌道得后果,不如讲其实更实际的可能是孔丘还没弄清楚“人死后倒底是有知还是无知”--这么一个问题的哲理,无法讲清楚,先考虑要保“饭碗”--更有实际可能。在有无鬼神这个问题上,在我印象里孔丘是持“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唯心论滴,这也证明孔丘对人之生死是很迷煳的。作为对比,再看老子在知其母逝世时发现的充满自然哲理的生死观:“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故生死一气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道,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者,则顺其变动而不萦于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对比结果十分明显:这些哲理对当时的孔丘来讲确是没有深究得如老子这么清楚。实是求是讲,不是孔丘其智力不足,而是其知识资源不足,见识面不够广。
孔丘退而求其次,从刚刚接受的现实教训经验里总结出一条:言行举止必要顾及“道德价值”。虽起步于“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但毕竟起步探讨“道德价值”了--这还是值得赞佩滴。
事例二中:关于人性问题,孔丘也很少谈。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基本含义解释为:人性不管是善还是恶,但都基本是相同的。)且教授认为:从价值判断观看,最糟糕咯是“人性有善有恶”论,因它肯定了人性有善也有恶,就为主张人类不平等找到了“人性论”上的依据。--显然,这种讲法太显似是而非。“人性有善有恶”是对人性的最接近科学事实的全面判断,但“人性有善有恶”这一科学事实并不影响人们可在公认统一的“法制”准绳下共享人类公平,这并还难理解。而以为因“人性有善有恶”就可以“性善”享善待、“性恶”遇恶报--这就是人类可以“不公平”的“人性沦”依据的话,那也太“乌龙”了!何为“公平”?不就是在公认统一的“法制”准绳面前,不犯法的人共享权利共尽义务,而犯了法的人必受制约、受惩罚么?这与人性是善是恶是近是远有何干系?难道不允许性恶之人守法而享公平?或是允许性善之人犯法不受罚?公平与人性--本就是两回事么!
事例三中的两件“察微”之事,通过孔丘对很有钱的子贡“违法做善事”的批评--和对“子路见义勇为收回报”的赞扬,倒确是道出了孔丘之“察微”所察出的孔丘之维护的道德观念:人行善举是必要以“利”推动和激励谪--从此中是否隐约可见现今社会上“一切向钱看”之风气的源头所在了?哀哉!
事例二中:关于人性问题,孔丘也很少谈。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基本含义解释为:人性不管是善还是恶,但都基本是相同的。)且教授认为:从价值判断观看,最糟糕咯是“人性有善有恶”论,因它肯定了人性有善也有恶,就为主张人类不平等找到了“人性论”上的依据。--显然,这种讲法太显似是而非。“人性有善有恶”是对人性的最接近科学事实的全面判断,但“人性有善有恶”这一科学事实并不影响人们可在公认统一的“法制”准绳下共享人类公平,这并还难理解。而以为因“人性有善有恶”就可以“性善”享善待、“性恶”遇恶报--这就是人类可以“不公平”的“人性沦”依据的话,那也太“乌龙”了!何为“公平”?不就是在公认统一的“法制”准绳面前,不犯法的人共享权利共尽义务,而犯了法的人必受制约、受惩罚么?这与人性是善是恶是近是远有何干系?难道不允许性恶之人守法而享公平?或是允许性善之人犯法不受罚?公平与人性--本就是两回事么!
事例三中的两件“察微”之事,通过孔丘对很有钱的子贡“违法做善事”的批评--和对“子路见义勇为收回报”的赞扬,倒确是道出了孔丘之“察微”所察出的孔丘之维护的道德观念:人行善举是必要以“利”推动和激励谪--从此中是否隐约可见现今社会上“一切向钱看”之风气的源头所在了?哀哉!
阅读(6310)┊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