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22)
2010-10-06 21:39:11 发表
十三.“耳顺”之年的理性孔丘和人性孔丘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在季桓子死后,接位执政的季孔肥(季康子)曾准备依父亲之遗命召孔子回鲁国。可季康子手下一个叫公之鱼的表示异议,其对季康子说:我劝你还是别召孔丘回来。因孔丘曾与你父亲有过合作,结果是孔丘不听你父亲的,你父亲也不愿听孔丘的,最后是孔丘无奈出国流亡。而因孔丘出国一事,你父亲的声誉已受极大影响。现在如你把孔丘召回来,那到底是他听你的,还是你听他的?都不可能吧!故合作还是难免会破裂。如孔丘再来一次出国游,你的名声不也搞坏了吗?你要知道:孔丘曾骂过你的爷爷季平子,又曾损害过你父亲季桓子的名声,现在到你了。难道你一家三代的名声都要被孔丘这一个人坏掉吗?----季康子一听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也就打消了召回孔丘的念头。但季康子觉得有点不安,不尊父亲遗命,有不孝之嫌。于是公子鱼提议:你召冉求回来吧,因冉求是个财政专家,搞经济他很有一套。再说,冉求还是个很听话的人。于是,把学生冉求召回国,让老师孔丘继续流亡,季康子就这么决定了。季康子的盘算是:孔丘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与他季康子所谋之道有异,且孔丘长季康子一辈,在他面前季康子会有处处受约束的感觉。
在此教授有一注说:一个小人公子鱼的一番分析,就把孔子回国的希望给掐天了。人常说,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小人有小人的思路。而小人的思路往往更能打动人,是因为小人的思路大多是针对我们人性中的弱点而发。公子鱼的这番分析就是针对了季康子的人性弱点。
【我的插言:无奈得很,孔丘一生志向高贵,可总是命犯“小人”--第一次步入最高权力之堂,想使计谋实施以“复礼”为终旨的“堕三都”举措,没想遇上孟懿子家的一个“小人”--公敛处父,终使“堕三都”的壮举功亏一篑;这回好了,终于有望结束流亡处境而回国了,又遇上一个“小人”--公子鱼,使他的回国梦又成了泡影。然而,在我看来,说公子鱼为“小人”,分析的思路是针对了季康子的人性弱点,这就有点乌龙。其实不难看出,公子鱼的分析思路还是着眼于“走什么道路”的方向性大问题。孔丘明志要走的是“复礼”之路,且流亡在外、毕生努力的也就是为此。而季康子则己习惯于“大夫专权”的“非礼”现状,召请孔丘回来,用与不用孔丘,确是个两难之题,如若用之也确是难免会发生矛盾甚至摩擦的局面。公子鱼的“回避”建议不能不说是个两难中的温和选择,若这也要与人性弱点相联系的话,那我看这里要挂链的人性弱点该是“太善良”--“太善良”可能有时也不好,但总比“太恶毒”好吧--至少我等“小人”辈们是认可这种比较结果的,“小人”们脑子简单,不会多想,因此活得也就轻松点了。】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孔子是否是个规矩很大的人、一般人是否在孔子面前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呢?教授的解释是否定的。教授说:其实孔子很宽大,你在他面前完全可以很自由。有言称:“大道容下,大德容众。”(《说苑.君道》)。孔子就是有这样的大德。我们可想一下:假如孔子是一个非常严格、非席苛刻之人,那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一直跟着他吗?他还会培养出那么多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情怀的学生吗?
【我的插言:可能是我太愚笨,始终看不出“一个非常严格、非常苛刻之人”与“会有那么多学生一直跟着他”之间存在有必然的排斥关系,当然也参不透“一个非常严格、非常苛刻之人”为何就不会或不能“培养出那么多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情怀的学生”,可能咱没当过老师,只当过“师傅”,只知“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这些,太俗了,难登大雅之堂,“小人”之思绪也。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在季桓子死后,接位执政的季孔肥(季康子)曾准备依父亲之遗命召孔子回鲁国。可季康子手下一个叫公之鱼的表示异议,其对季康子说:我劝你还是别召孔丘回来。因孔丘曾与你父亲有过合作,结果是孔丘不听你父亲的,你父亲也不愿听孔丘的,最后是孔丘无奈出国流亡。而因孔丘出国一事,你父亲的声誉已受极大影响。现在如你把孔丘召回来,那到底是他听你的,还是你听他的?都不可能吧!故合作还是难免会破裂。如孔丘再来一次出国游,你的名声不也搞坏了吗?你要知道:孔丘曾骂过你的爷爷季平子,又曾损害过你父亲季桓子的名声,现在到你了。难道你一家三代的名声都要被孔丘这一个人坏掉吗?----季康子一听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也就打消了召回孔丘的念头。但季康子觉得有点不安,不尊父亲遗命,有不孝之嫌。于是公子鱼提议:你召冉求回来吧,因冉求是个财政专家,搞经济他很有一套。再说,冉求还是个很听话的人。于是,把学生冉求召回国,让老师孔丘继续流亡,季康子就这么决定了。季康子的盘算是:孔丘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与他季康子所谋之道有异,且孔丘长季康子一辈,在他面前季康子会有处处受约束的感觉。
在此教授有一注说:一个小人公子鱼的一番分析,就把孔子回国的希望给掐天了。人常说,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小人有小人的思路。而小人的思路往往更能打动人,是因为小人的思路大多是针对我们人性中的弱点而发。公子鱼的这番分析就是针对了季康子的人性弱点。
【我的插言:无奈得很,孔丘一生志向高贵,可总是命犯“小人”--第一次步入最高权力之堂,想使计谋实施以“复礼”为终旨的“堕三都”举措,没想遇上孟懿子家的一个“小人”--公敛处父,终使“堕三都”的壮举功亏一篑;这回好了,终于有望结束流亡处境而回国了,又遇上一个“小人”--公子鱼,使他的回国梦又成了泡影。然而,在我看来,说公子鱼为“小人”,分析的思路是针对了季康子的人性弱点,这就有点乌龙。其实不难看出,公子鱼的分析思路还是着眼于“走什么道路”的方向性大问题。孔丘明志要走的是“复礼”之路,且流亡在外、毕生努力的也就是为此。而季康子则己习惯于“大夫专权”的“非礼”现状,召请孔丘回来,用与不用孔丘,确是个两难之题,如若用之也确是难免会发生矛盾甚至摩擦的局面。公子鱼的“回避”建议不能不说是个两难中的温和选择,若这也要与人性弱点相联系的话,那我看这里要挂链的人性弱点该是“太善良”--“太善良”可能有时也不好,但总比“太恶毒”好吧--至少我等“小人”辈们是认可这种比较结果的,“小人”们脑子简单,不会多想,因此活得也就轻松点了。】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孔子是否是个规矩很大的人、一般人是否在孔子面前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呢?教授的解释是否定的。教授说:其实孔子很宽大,你在他面前完全可以很自由。有言称:“大道容下,大德容众。”(《说苑.君道》)。孔子就是有这样的大德。我们可想一下:假如孔子是一个非常严格、非席苛刻之人,那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一直跟着他吗?他还会培养出那么多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情怀的学生吗?
【我的插言:可能是我太愚笨,始终看不出“一个非常严格、非常苛刻之人”与“会有那么多学生一直跟着他”之间存在有必然的排斥关系,当然也参不透“一个非常严格、非常苛刻之人”为何就不会或不能“培养出那么多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情怀的学生”,可能咱没当过老师,只当过“师傅”,只知“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这些,太俗了,难登大雅之堂,“小人”之思绪也。
然从已知的孔丘点滴看:孔丘可不是个宽松随便之师,尽管他可与弟子们同席而论,但从未见他折服于那个弟子的现实之见,总要以自己的“大道”、“大德”去改造弟子,严厉的程度可谓不容有丝毫相悖。这还不够苛刻吗?至于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十哲中最终还是有这么几个弟子始终跟着他孔丘,我想真正的因由不会尽在孔丘很宽大或很苛刻吧?......】
关于孔丘的为人,教授讲了一些事例。
一.有一次,孔丘问子贡:你是否认为我有很多知识?子贡一听,认可了:对啊,老师不就是很有知识吗?孔丘说:不对,我只是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而己。
教授注说:这话讲得真好。我也常讲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因知识面没有尽头。世界太大了,知识面也没有够了的程度。因此读书更是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我的插言:说读书不是为了扩大知识面,而是提升判断力,这话听上去总觉得有本末分置的味道。我以为:丰富广博的知识面应该是准确判断力的深厚基础,一问三不知的人会有高超的判断力,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对什么事都略知一二不求甚解,你能期望他判断出个子丑寅卯吗?笑话吧!】
二.又一次,孔丘问曾参:我有一条道一以贯之,你知否?曾参听问后即说:是的,我知道。别人问曾参老师的一以贯之的道究境是什么?曾参答:“唯忠恕而己”。
何为“忠恕”?
孔丘自己的解释是:“恕”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意为:自己不想要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教授指出: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全世界各民族通行的。
【我的插言:如补全整句话:“已所欲,可施于人(或:才可施于人)”--这就合理可行了吗?是否“自我中心”意识太强了点?已所欲,人不欲,怎办?强施之?自施之?不施了?这不成了“蜀道难”了吗?那里还有“黄金法则”的“含金量”?还行得通吗?】
“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即:你想要想做的,也得帮别人想到做到。也就是所谓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从上所述可知:“忠”是积极的道德,“恕”则是消极的道德。按说“忠”比“恕”更重要,可孔丘却更看重“恕”而慎看“忠”。如在某一天,子贡问孔丘说: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字,以便我终身奉行?孔丘毫不犹豫地答:其恕乎(那就是恕了)。那么孔丘为何重视“恕”犹过“忠”呢?教授解言是:因为“忠”有问题。首先,“忠”并非人人可做到的、也非时时可做的,“忠”需要能力。相对“恕”而言,“忠”是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而“恕”只是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不需要能力。其二,“忠”还要有个前提,即要有共同的欲求、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这就很难。故“忠”有局限性,不能时时通行。第三:“忠”所依据的只是“相对真理”,这更值得特别警惕。因“相对真理”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利用。在历史上,借以“忠”的名义,剥夺你的权利、代替你去思想、代替你去行动--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故而孔丘重“恕”而轻“忠”,“恕”成了孔丘思想核心中的核心。
教授在此注解:有了“恕”,我们可防止“忠”带来的伤害。“恕”是“忠”的一个重要补充,甚至是对“忠”的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的一种有力的预防。有了“恕”这么个重要思想,使孔子在日常生活里就会坚决反对对别人的苛刻要求。
关于孔丘的为人,教授讲了一些事例。
一.有一次,孔丘问子贡:你是否认为我有很多知识?子贡一听,认可了:对啊,老师不就是很有知识吗?孔丘说:不对,我只是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而己。
教授注说:这话讲得真好。我也常讲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扩大知识面,因知识面没有尽头。世界太大了,知识面也没有够了的程度。因此读书更是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我的插言:说读书不是为了扩大知识面,而是提升判断力,这话听上去总觉得有本末分置的味道。我以为:丰富广博的知识面应该是准确判断力的深厚基础,一问三不知的人会有高超的判断力,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对什么事都略知一二不求甚解,你能期望他判断出个子丑寅卯吗?笑话吧!】
二.又一次,孔丘问曾参:我有一条道一以贯之,你知否?曾参听问后即说:是的,我知道。别人问曾参老师的一以贯之的道究境是什么?曾参答:“唯忠恕而己”。
何为“忠恕”?
孔丘自己的解释是:“恕”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意为:自己不想要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教授指出: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全世界各民族通行的。
【我的插言:如补全整句话:“已所欲,可施于人(或:才可施于人)”--这就合理可行了吗?是否“自我中心”意识太强了点?已所欲,人不欲,怎办?强施之?自施之?不施了?这不成了“蜀道难”了吗?那里还有“黄金法则”的“含金量”?还行得通吗?】
“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即:你想要想做的,也得帮别人想到做到。也就是所谓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从上所述可知:“忠”是积极的道德,“恕”则是消极的道德。按说“忠”比“恕”更重要,可孔丘却更看重“恕”而慎看“忠”。如在某一天,子贡问孔丘说: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字,以便我终身奉行?孔丘毫不犹豫地答:其恕乎(那就是恕了)。那么孔丘为何重视“恕”犹过“忠”呢?教授解言是:因为“忠”有问题。首先,“忠”并非人人可做到的、也非时时可做的,“忠”需要能力。相对“恕”而言,“忠”是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而“恕”只是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不需要能力。其二,“忠”还要有个前提,即要有共同的欲求、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这就很难。故“忠”有局限性,不能时时通行。第三:“忠”所依据的只是“相对真理”,这更值得特别警惕。因“相对真理”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利用。在历史上,借以“忠”的名义,剥夺你的权利、代替你去思想、代替你去行动--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故而孔丘重“恕”而轻“忠”,“恕”成了孔丘思想核心中的核心。
教授在此注解:有了“恕”,我们可防止“忠”带来的伤害。“恕”是“忠”的一个重要补充,甚至是对“忠”的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的一种有力的预防。有了“恕”这么个重要思想,使孔子在日常生活里就会坚决反对对别人的苛刻要求。
【我的感言:如果“判断力”不是一种能力的话,则说“恕”不需要能力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惜,在现实中,要判断出什么样的事情做起来不会有害于别人--比需知道“有共同的欲求、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后才去尽“忠”--其难度是一点也不低的。更可悲的是:教授居然也很欣然地认同孔丘的“恕”不需能力论......兴许,孔丘重“恕”丝毫也不觉“恕”无需能力,且正好相反--孔丘觉得做好“恕”本身就太难、太需才能了,应先做好这一点,做好了“恕”再去尽“忠”吧--这才予以高度重视--如是这样的话,那就是我们的教授注解错了?
事实上,依我个人之见:“忠”是不存在“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的,存在“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的不是“忠”,而是所谓的“愚忠”--实质上的“伪忠”。因为尽“忠”的高难度,使当年的孔丘望而生畏,他才退而求其次去修“恕”,这是不难理解的,但这丝毫也不说明“忠”的境界是低俗的、危险的,泛泛论“忠”有什么“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实是对“忠”的极不负责的重大曲解,乌龙得太不靠谱,太悲哀!
“忠”是我们中华民族中所有正直的人们所敬仰的最崇高的境界之一,她展现为对民族、对祖国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小我”和大局(民族、祖国利益)利益相佐时,自觉以忠于民族忠于祖国为首选,以大局利益高于一切为当然!这是高尚品德的崇高体现!
泛泛论“忠”有什么“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明显有一个危险:为叛徒、卖国贼提供了合理理论依据……这不更可恶么?!】
事实上,依我个人之见:“忠”是不存在“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的,存在“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的不是“忠”,而是所谓的“愚忠”--实质上的“伪忠”。因为尽“忠”的高难度,使当年的孔丘望而生畏,他才退而求其次去修“恕”,这是不难理解的,但这丝毫也不说明“忠”的境界是低俗的、危险的,泛泛论“忠”有什么“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实是对“忠”的极不负责的重大曲解,乌龙得太不靠谱,太悲哀!
“忠”是我们中华民族中所有正直的人们所敬仰的最崇高的境界之一,她展现为对民族、对祖国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小我”和大局(民族、祖国利益)利益相佐时,自觉以忠于民族忠于祖国为首选,以大局利益高于一切为当然!这是高尚品德的崇高体现!
泛泛论“忠”有什么“历史的、现行的、未来的种种罪行”--明显有一个危险:为叛徒、卖国贼提供了合理理论依据……这不更可恶么?!】
阅读(6352)┊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