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23)
2010-10-07 20:42:09 发表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对待别人的弱点,通常有两种情形:一,很生气。虽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结,但还是如康德所言: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二.幸灾乐祸(通常是见不得别人有优点的人会有此情形)。但在孔子那里会有何情形呢?教授注说:孔子看到别人有弱点,就象看到自已有弱点一样,很同情,很怜悯,很慈悲。这就是孔子的境界。
例:有天孔子要乘车出门,天要下雨了,可车上没雨盖。有一弟子说:子夏(卜商)有雨盖,向他借用一下吧?孔子说:不要借了。因孔子深知子夏有个小毛病:较吝啬,向他借东西叫他很为难。当知道某人有弱点时,要“推其长处,违其短者”(《孔子家语.致思》,意为:人有那方面的优点,你可把它推出来让大家知道,而其有那方面弱点则你应注意帮着他掩盖,这样才能交到长久的朋友)。别人的缺点不该是我们指责的对象,不是我们幸灾乐锅的对象,反而应是我们要加以呵护的对象,呵护别人的弱点就该象呵护别人的伤口一样。
【我的插言:对人的弱点以呵护为出发点,这很符合心理学的相关原则。然“推其长处”无疑,“违其短者”则有异议,著名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或可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教训总结,当然,呵护得尽可能到位,尽量使“忠言”不怎么“逆耳”,“良药”不怎么“苦口”,那就更好了。】
对待自己的弟子,孔丘的教育方法之一就是表扬优点,呵护缺点。可对贵族君主、大夫们的缺点,孔丘又怎样应对呢?教授讲了一个故事:
孔子在陈国时,有一位叫陈司败的司法官有天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答:知礼。然陈司败之所以这么问,是因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个夫人,而吴与鲁的祖先实际上都是周文王的家人,都姓姬。故鲁昭公等于娶了一个同姓之人,这是不合周礼的。从孔子答案里,陈司败认为孔子也不公正。传言到孔子处,孔子说:我这个人总是很幸运,如我有缺点和不足,别人总是会很快指出来。--教授指出:这里反映出孔子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宽客别人。所以他会把一切错揽到自己身上,而尽量帮鲁昭公掩饰不足。
【我的插言:此故事的实际结果是孔丘最终承认自己有错(亦等于承认了鲁昭公是不知礼),非单最终没掩饰好鲁昭公的不足(不知礼),还搭上自己做了有错人的“陪绑”--这种“宽容别人法”实在是太作贱自己了,值么?】
又一个故事:一天,鲁国举行一个祭祀。按规定,在祭祀过程中,礼杖是必须放在祭坛旁边、而不能拿在手里的。可鲁国一大夫不懂这一礼节,他就在祭祀中把祭杖拿在手里了。去观看的子路对礼仪很熟,一看就看出了问题并笑话他们不懂礼仪。回来后告诉孔丘:刚才我去看了他们举行祭祀过程,见鲁国大夫竟手持祭杖在行事。子路问孔丘:这合礼吗?孔丘答:我不知道。子路特高兴地离开孔丘,碰到子贡,就说:我以为我们老师什么都懂,今才知他也有不知道之事。并把事情原由告诉了子贡。子贡了解原由后说:你别急,等我再去问一下。子贡到孔丘处问:老师,在举行祭祀时,手持祭杖而行,合不合礼?孔丘答:不合礼。子贡于是到子路跟前对他说:不是老师不知道,而是你问得不对。区别在于是否涉及到具体的人。老师不愿用具体的人来说明问题,是为避免相当于指责某个具体的人的尴尬。
【我的插言:道亦道,非常道。礼亦礼,非常礼。对具体的人来说,就会有不同的对“礼”的理解和做法,合不合礼,确是难定。经过老子点拨的孔丘就不会这么想吗?然对一定的举止,对照规定的礼节,就容易判断是非了。故子路和子贡得到的回答都没错,只说明孔丘的实在或诚实,与其愿不愿指责别人无关。】
据教授讲:对待别人的弱点,通常有两种情形:一,很生气。虽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结,但还是如康德所言: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二.幸灾乐祸(通常是见不得别人有优点的人会有此情形)。但在孔子那里会有何情形呢?教授注说:孔子看到别人有弱点,就象看到自已有弱点一样,很同情,很怜悯,很慈悲。这就是孔子的境界。
例:有天孔子要乘车出门,天要下雨了,可车上没雨盖。有一弟子说:子夏(卜商)有雨盖,向他借用一下吧?孔子说:不要借了。因孔子深知子夏有个小毛病:较吝啬,向他借东西叫他很为难。当知道某人有弱点时,要“推其长处,违其短者”(《孔子家语.致思》,意为:人有那方面的优点,你可把它推出来让大家知道,而其有那方面弱点则你应注意帮着他掩盖,这样才能交到长久的朋友)。别人的缺点不该是我们指责的对象,不是我们幸灾乐锅的对象,反而应是我们要加以呵护的对象,呵护别人的弱点就该象呵护别人的伤口一样。
【我的插言:对人的弱点以呵护为出发点,这很符合心理学的相关原则。然“推其长处”无疑,“违其短者”则有异议,著名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或可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教训总结,当然,呵护得尽可能到位,尽量使“忠言”不怎么“逆耳”,“良药”不怎么“苦口”,那就更好了。】
对待自己的弟子,孔丘的教育方法之一就是表扬优点,呵护缺点。可对贵族君主、大夫们的缺点,孔丘又怎样应对呢?教授讲了一个故事:
孔子在陈国时,有一位叫陈司败的司法官有天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答:知礼。然陈司败之所以这么问,是因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个夫人,而吴与鲁的祖先实际上都是周文王的家人,都姓姬。故鲁昭公等于娶了一个同姓之人,这是不合周礼的。从孔子答案里,陈司败认为孔子也不公正。传言到孔子处,孔子说:我这个人总是很幸运,如我有缺点和不足,别人总是会很快指出来。--教授指出:这里反映出孔子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宽客别人。所以他会把一切错揽到自己身上,而尽量帮鲁昭公掩饰不足。
【我的插言:此故事的实际结果是孔丘最终承认自己有错(亦等于承认了鲁昭公是不知礼),非单最终没掩饰好鲁昭公的不足(不知礼),还搭上自己做了有错人的“陪绑”--这种“宽容别人法”实在是太作贱自己了,值么?】
又一个故事:一天,鲁国举行一个祭祀。按规定,在祭祀过程中,礼杖是必须放在祭坛旁边、而不能拿在手里的。可鲁国一大夫不懂这一礼节,他就在祭祀中把祭杖拿在手里了。去观看的子路对礼仪很熟,一看就看出了问题并笑话他们不懂礼仪。回来后告诉孔丘:刚才我去看了他们举行祭祀过程,见鲁国大夫竟手持祭杖在行事。子路问孔丘:这合礼吗?孔丘答:我不知道。子路特高兴地离开孔丘,碰到子贡,就说:我以为我们老师什么都懂,今才知他也有不知道之事。并把事情原由告诉了子贡。子贡了解原由后说:你别急,等我再去问一下。子贡到孔丘处问:老师,在举行祭祀时,手持祭杖而行,合不合礼?孔丘答:不合礼。子贡于是到子路跟前对他说:不是老师不知道,而是你问得不对。区别在于是否涉及到具体的人。老师不愿用具体的人来说明问题,是为避免相当于指责某个具体的人的尴尬。
【我的插言:道亦道,非常道。礼亦礼,非常礼。对具体的人来说,就会有不同的对“礼”的理解和做法,合不合礼,确是难定。经过老子点拨的孔丘就不会这么想吗?然对一定的举止,对照规定的礼节,就容易判断是非了。故子路和子贡得到的回答都没错,只说明孔丘的实在或诚实,与其愿不愿指责别人无关。】
还有一个故事:鲁国有一普通人,父母去世了,他要为父母守丧三年(一般指三个年头,计25个月)。可这人在丧期结束的当天就在家里歌唱起来。子路一闻讯就马上笑话他太过份和对先父母不敬。孔丘知道后马上严厉批评子路:子路啊,你怎么就这毛病改不掉呢?你怎么总是指责别人?那人他容易吗?三年丧期己很久了,他能坚持下来己不易了,为何还要指责他呢?子路无言地走了。孔丘又在他后边说:子路批评那人,我又批了子路。可那人也确是做得有些过份,如再过一个月,那唱唱歌也就没什么了。教授指出:此事说明:孔子不是不知那人有错,而是不愿指责批评,更愿理解和同情。
【我的插言:孝道作为一种理念本是很有人性的东西,可不知从何时起孝道却被许多非人性的“规矩”包装得非常的不符合人性,远离人道而去,只陈列了残害人性的形式(规矩),“守孝三年”就是这种残害人性的形式(规矩)之一。面对不人道的形式下差点变态的普通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呢?孔丘的可爱之处在于:他能同情、理解普通人被逼无奈的处境,却无指责这种处境(不人道形式)的心情,“再过一个月,那唱唱歌也就没什么了”......由于孔丘对此类处境的态度爱昧,至使后来的儒家对“孝道”营造的非人道形式(规矩)不断的推波助澜直至过份到极至,这该是儒家祖师爷有过错了,当然也或可能是儒家子孙的背道。因孔丘本人还是很注重凡事要适度的,不主张凡事都要“必须”和“一定”的。在孔丘看来,“丧期一完不能唱歌”就“不一定”,这就是证据。】
还有一故事:有个叫叔孙母叔的人,母亲死了。在为母亲出殡时,有一些细节上不合周礼,子路看出来了,又马上去嘲笑那人,当场就指出那人的失礼之处,有点幸灾乐祸。孔子则在一旁冷冷的说:他没失礼,他做得对。子路听后不服,辩说:老师,你看周礼规定得明明白白,他做得就是不合礼,你凭啥说他做得对呢?孔子说:做人不是这么做的,读书也不是这么读的。你这么读书不是把自己读傻了吗?你得要学会理解人心,把书上的规定与实际去一一对照,为了什么?是想让我等去指责别人吗?你想要的结果难道是说:叔孙母叔做错了!而这个结果对谁有好处?有何意义?
教授指出:只有不针对具体的人、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这样的礼才是可行的、而不是可怕的。按说孔子对礼的概念是非常坚持、不容通融的(是原则),但一涉及到具体的人,孔子就是要通融,尽量找别人的优点,故对同样的事实往往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我的感言:其实,在孔丘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已无可避免地遇上了“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复礼”作为一种理想追求、一种理念,显然是崇高的神圣的,至少当时的孔丘就这么认为。然为“复礼”除了“克己”还要“克人”,“克己”就己饱受人性被困之苦,何况“克人”乎?“忠恕”也好,“仁爱”也罢,实施起来难度超乎原想象,“理性”与“人性”的战火连绵不绝。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仅仅是一种提醒,而是“至少”了,包括“已所欲”可否“施于人”也很值得规范,不是轻易无条件地就能定“可”或“不可”的。这才是孔丘要“通融”的根源。孔丘当年的困境亦是今天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当今的人们仍在为“情与法”、“公平与公正”、“民主与法制”、“理论与实际”而纠结、而探索、而退步或进步。孔丘当年的探索和实践无疑是我们宝贵的“前车之鉴”,所以从这一角度讲,孔丘不管是不是圣人,至少是一个历史先人,直得我们敬重!】
【我的插言:孝道作为一种理念本是很有人性的东西,可不知从何时起孝道却被许多非人性的“规矩”包装得非常的不符合人性,远离人道而去,只陈列了残害人性的形式(规矩),“守孝三年”就是这种残害人性的形式(规矩)之一。面对不人道的形式下差点变态的普通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呢?孔丘的可爱之处在于:他能同情、理解普通人被逼无奈的处境,却无指责这种处境(不人道形式)的心情,“再过一个月,那唱唱歌也就没什么了”......由于孔丘对此类处境的态度爱昧,至使后来的儒家对“孝道”营造的非人道形式(规矩)不断的推波助澜直至过份到极至,这该是儒家祖师爷有过错了,当然也或可能是儒家子孙的背道。因孔丘本人还是很注重凡事要适度的,不主张凡事都要“必须”和“一定”的。在孔丘看来,“丧期一完不能唱歌”就“不一定”,这就是证据。】
还有一故事:有个叫叔孙母叔的人,母亲死了。在为母亲出殡时,有一些细节上不合周礼,子路看出来了,又马上去嘲笑那人,当场就指出那人的失礼之处,有点幸灾乐祸。孔子则在一旁冷冷的说:他没失礼,他做得对。子路听后不服,辩说:老师,你看周礼规定得明明白白,他做得就是不合礼,你凭啥说他做得对呢?孔子说:做人不是这么做的,读书也不是这么读的。你这么读书不是把自己读傻了吗?你得要学会理解人心,把书上的规定与实际去一一对照,为了什么?是想让我等去指责别人吗?你想要的结果难道是说:叔孙母叔做错了!而这个结果对谁有好处?有何意义?
教授指出:只有不针对具体的人、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这样的礼才是可行的、而不是可怕的。按说孔子对礼的概念是非常坚持、不容通融的(是原则),但一涉及到具体的人,孔子就是要通融,尽量找别人的优点,故对同样的事实往往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我的感言:其实,在孔丘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已无可避免地遇上了“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复礼”作为一种理想追求、一种理念,显然是崇高的神圣的,至少当时的孔丘就这么认为。然为“复礼”除了“克己”还要“克人”,“克己”就己饱受人性被困之苦,何况“克人”乎?“忠恕”也好,“仁爱”也罢,实施起来难度超乎原想象,“理性”与“人性”的战火连绵不绝。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仅仅是一种提醒,而是“至少”了,包括“已所欲”可否“施于人”也很值得规范,不是轻易无条件地就能定“可”或“不可”的。这才是孔丘要“通融”的根源。孔丘当年的困境亦是今天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当今的人们仍在为“情与法”、“公平与公正”、“民主与法制”、“理论与实际”而纠结、而探索、而退步或进步。孔丘当年的探索和实践无疑是我们宝贵的“前车之鉴”,所以从这一角度讲,孔丘不管是不是圣人,至少是一个历史先人,直得我们敬重!】
关于“仁”,有一段子张与孔丘的对话,可窥一斑。子张问孔丘:一个人怎么做才能到仁的境界?孔丘的回答是:恭、宽、信、敏、惠。教授的注解为:恭--恭敬,宽--宽容,信--诚信,敏--敏捷,惠--恩惠(别人)。从此可知:孔子的“仁”其实都是对别人好的境界,故又有“仁者爱人”之说。
而在《论语》里,子贡对孔子为人的描述也有类似的概括文字,即: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适度(做事有分寸),让--谦让。
例:孔子进朝堂,总是小心谨慎、显得无地自容一般,进出朝堂,从不踩踏门槛。经过国君座位前时,总要趋(加快步伐)。说话是小心轻声,显得中气不足。在外交场合,多是脸色庄重,脚步紧张而小心,走路象循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在行动。但在献礼时,他就满脸和悦。以私人身份去会见国君时,他也就很轻松。在乡下“乡饮酒”时,孔子从未自己先站起离开座位出门,他总是要看在场的年岁最大的人先站起后,他才跟着站起来。年岁最大的人离开座位后,他才跟着离开。
在面对弱势和不幸人群时,孔子又会怎样呢?“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意为:只要看到穿礼服戴礼帽去祭祀的人,见到穿丧服的人或是盲人,即使他们很年轻,只要他们在孔子面前经过,孔子就一定会赶紧站起来,很恭敬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并目送他们过去。假如是这些人站在那里而孔子要从他们身边经过,孔子则“必趋”--快而又是小步的走过去。)
《论语》还记有这么一段:一个叫冕的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古时盲人多半都有一引路的人叫相),自从冕由相扶引进孔子家后,孔子的眼光就一直没离开过冕,并一路随行指点:冕走到台阶前时,孔子马上提醒“要小心”,冕走到席案前了,孔子即说“座位到了,你请坐下来吧”。等冕及周围的人都坐下后,孔子再告诉冕前后左右都坐的是谁。按说冕有相引护,孔子是不需要这么说的。可孔子还是这么说了。这情境感动了子张。子张平时很大大咧咧的,他有才、志向也远大,可就是为人粗疏。他看到老师对待盲人冕的这一幕情境后问孔子:老师,你刚才这一举一动,是否就是对待盲人的正确方式?孔丘答:是啊。
教授指出:在这里,更多揭示的是孔丘的仁慈内心。而关于孔丘的仁慈,《论语》还有一句记载,即“子钓而不钢,弋不射宿”(《论浯.述而》,意为:孔子如想吃鱼就只用渔钩去钓而从不用网去捕。他练射箭从不射归巢之鸟而只射飞鸟。)
教授辨析:区别在于:钓鱼不会造成大捕杀,免去滥杀无辜之过,再则钓鱼还给鱼有了选择的机会,愿者上钩么!网鱼就没给鱼以选择的机会。如今还见有人不单不用钓,且用炸药雷管去炸鱼--只有完全没心灵的人才下得了这样的手。当然,我们人类虽然不可能不杀生,但问题是杀生的方式,以及杀生的规模和杀生的必要性。再说射鸟,射飞鸟与射归巢安息之鸟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给予被射鸟有逃生的机会,后者--射杀归巢安息之鸟--则显示了用心的歹毒(乘鸟安息无防备时将其射杀)......所以--教授归结道:行为的方式不仅能反映人的内心,还能塑造人的心灵。教授还很喜欢一个词叫“慈悲”,且认为这两个字互为因果。因为有仁慈心,所以会悲伤;也因为有悲伤,故更能生仁慈。
为加深说明孔子的仁慈,教授还为我等介说了一下孔子是怎么对待家里死去的一条狗的故事。家里一条狗死了,孔子很伤心,对子贡说:你把我的这条狗去安葬一下吧。古时一般马死后多用帷幔裹尸埋葬,狗死后则用车盖布裹尸安葬。想到此孔子更伤感,对子贡补充说:端木赐啊,你看我很穷,家里没有车盖布,故不能按常规来葬狗了,你就拿一床席子把狗包裹起来埋它吧。
而在《论语》里,子贡对孔子为人的描述也有类似的概括文字,即: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适度(做事有分寸),让--谦让。
例:孔子进朝堂,总是小心谨慎、显得无地自容一般,进出朝堂,从不踩踏门槛。经过国君座位前时,总要趋(加快步伐)。说话是小心轻声,显得中气不足。在外交场合,多是脸色庄重,脚步紧张而小心,走路象循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在行动。但在献礼时,他就满脸和悦。以私人身份去会见国君时,他也就很轻松。在乡下“乡饮酒”时,孔子从未自己先站起离开座位出门,他总是要看在场的年岁最大的人先站起后,他才跟着站起来。年岁最大的人离开座位后,他才跟着离开。
在面对弱势和不幸人群时,孔子又会怎样呢?“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意为:只要看到穿礼服戴礼帽去祭祀的人,见到穿丧服的人或是盲人,即使他们很年轻,只要他们在孔子面前经过,孔子就一定会赶紧站起来,很恭敬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并目送他们过去。假如是这些人站在那里而孔子要从他们身边经过,孔子则“必趋”--快而又是小步的走过去。)
《论语》还记有这么一段:一个叫冕的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古时盲人多半都有一引路的人叫相),自从冕由相扶引进孔子家后,孔子的眼光就一直没离开过冕,并一路随行指点:冕走到台阶前时,孔子马上提醒“要小心”,冕走到席案前了,孔子即说“座位到了,你请坐下来吧”。等冕及周围的人都坐下后,孔子再告诉冕前后左右都坐的是谁。按说冕有相引护,孔子是不需要这么说的。可孔子还是这么说了。这情境感动了子张。子张平时很大大咧咧的,他有才、志向也远大,可就是为人粗疏。他看到老师对待盲人冕的这一幕情境后问孔子:老师,你刚才这一举一动,是否就是对待盲人的正确方式?孔丘答:是啊。
教授指出:在这里,更多揭示的是孔丘的仁慈内心。而关于孔丘的仁慈,《论语》还有一句记载,即“子钓而不钢,弋不射宿”(《论浯.述而》,意为:孔子如想吃鱼就只用渔钩去钓而从不用网去捕。他练射箭从不射归巢之鸟而只射飞鸟。)
教授辨析:区别在于:钓鱼不会造成大捕杀,免去滥杀无辜之过,再则钓鱼还给鱼有了选择的机会,愿者上钩么!网鱼就没给鱼以选择的机会。如今还见有人不单不用钓,且用炸药雷管去炸鱼--只有完全没心灵的人才下得了这样的手。当然,我们人类虽然不可能不杀生,但问题是杀生的方式,以及杀生的规模和杀生的必要性。再说射鸟,射飞鸟与射归巢安息之鸟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给予被射鸟有逃生的机会,后者--射杀归巢安息之鸟--则显示了用心的歹毒(乘鸟安息无防备时将其射杀)......所以--教授归结道:行为的方式不仅能反映人的内心,还能塑造人的心灵。教授还很喜欢一个词叫“慈悲”,且认为这两个字互为因果。因为有仁慈心,所以会悲伤;也因为有悲伤,故更能生仁慈。
为加深说明孔子的仁慈,教授还为我等介说了一下孔子是怎么对待家里死去的一条狗的故事。家里一条狗死了,孔子很伤心,对子贡说:你把我的这条狗去安葬一下吧。古时一般马死后多用帷幔裹尸埋葬,狗死后则用车盖布裹尸安葬。想到此孔子更伤感,对子贡补充说:端木赐啊,你看我很穷,家里没有车盖布,故不能按常规来葬狗了,你就拿一床席子把狗包裹起来埋它吧。
子贡出门后,孔子还专门叮嘱:你千万别把狗的头直接埋在土里啊......教授指出:在这里,体现了孔子对这条狗的多多的不舍之情,对狗的离去感到很多的受不了。教授引析: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对很多东西受不了,不忍心。什么是野蛮?野蛮就是对很多东西都受得了,无所谓。从此意义上讲,文化就是软化,就是让我们的心灵软化。
【我的感言:从《论语》及有关书籍中,关于孔丘是如何的“仁慈”、如何的“温、良、恭、俭、让”,那确是故事多多、传闻满满。可我个人总认为:这是自《论语》编篡者起就“有意造圣”而为之的事情,不足为怪,也无须去责疑。因“有意造圣”虽难免“断章取义”,但“造圣”的结果是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理想圣人”形象,有理想--就很好。有意思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语》版“理想圣人”在今人的眼光看来,也难免自相矛盾而甚至难于自圆其说。不管是“恭、宽、信、敏、惠”,还是“温、良、恭、俭、让”,如加套一个“不必(不绝对)、不固(不死板)......”那又成了什么呢?再到具体一说:“钓而不钢,弋不射宿”--不是更显形而上学得可爱吗?钓--能少杀鱼,且让鱼有选择愿不愿上钩的权利,这除了骗骗自已外还有舍效果?一面用尽心思设钓饵暗藏鱼钩去拼命引诱鱼来咬钩,一面又不光明正大地打广告说“不愿死的与幼小鱼儿别来咬钩”--这是给了鱼儿什么样的选择权利呢?再说拿飞鸟作射箭的靶子就不残酷吗?难道飞鸟是带着广告声明“我不用喂小鸟、我愿作箭靶”的?其实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面:“已所欲,可施于人”的具体写照,要有好结果很不能确定,只有能自欺欺人能确定。在理论和实践还不很丰富发达的时代,自欺欺人就是我们的常态。随着理论的进步,实践的丰富,再自欺欺人就是我们的变态了!对教授的引析: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对很多东西受不了,不忍心。什么是野蛮?野蛮就是对很多东西都受得了,无所谓。从此意义上讲,文化就是软化,就是让我们的心灵软化----我觉得有点不妥。因对很多东西受不了--同时也说明我们对很多东西的客观本质了解不足--正是不够文明的表现。因此,不管从那个角度讲,都不难归结为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文化就是进化,文明就是进步。当然,软化野蛮的心态可算是一种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软化”都可导致进化,更不用说所有的“软化”都能导致进步了。】
【我的感言:从《论语》及有关书籍中,关于孔丘是如何的“仁慈”、如何的“温、良、恭、俭、让”,那确是故事多多、传闻满满。可我个人总认为:这是自《论语》编篡者起就“有意造圣”而为之的事情,不足为怪,也无须去责疑。因“有意造圣”虽难免“断章取义”,但“造圣”的结果是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理想圣人”形象,有理想--就很好。有意思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语》版“理想圣人”在今人的眼光看来,也难免自相矛盾而甚至难于自圆其说。不管是“恭、宽、信、敏、惠”,还是“温、良、恭、俭、让”,如加套一个“不必(不绝对)、不固(不死板)......”那又成了什么呢?再到具体一说:“钓而不钢,弋不射宿”--不是更显形而上学得可爱吗?钓--能少杀鱼,且让鱼有选择愿不愿上钩的权利,这除了骗骗自已外还有舍效果?一面用尽心思设钓饵暗藏鱼钩去拼命引诱鱼来咬钩,一面又不光明正大地打广告说“不愿死的与幼小鱼儿别来咬钩”--这是给了鱼儿什么样的选择权利呢?再说拿飞鸟作射箭的靶子就不残酷吗?难道飞鸟是带着广告声明“我不用喂小鸟、我愿作箭靶”的?其实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面:“已所欲,可施于人”的具体写照,要有好结果很不能确定,只有能自欺欺人能确定。在理论和实践还不很丰富发达的时代,自欺欺人就是我们的常态。随着理论的进步,实践的丰富,再自欺欺人就是我们的变态了!对教授的引析: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对很多东西受不了,不忍心。什么是野蛮?野蛮就是对很多东西都受得了,无所谓。从此意义上讲,文化就是软化,就是让我们的心灵软化----我觉得有点不妥。因对很多东西受不了--同时也说明我们对很多东西的客观本质了解不足--正是不够文明的表现。因此,不管从那个角度讲,都不难归结为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文化就是进化,文明就是进步。当然,软化野蛮的心态可算是一种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软化”都可导致进化,更不用说所有的“软化”都能导致进步了。】
阅读(66186)┊ 评论(5)
对该博文的评论(5条)
老师经典!~~~~
强!~~
我喜欢!~~
强!~~
我喜欢!~~
共有5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