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26)
2010-10-11 20:50:30 发表
(十五).结束流亡后回国的孔丘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在鲁哀公的十一年春天,齐国派兵来犯鲁国,在冉求为左军主帅樊迟为副将的鲁军抗击下,齐军最终溃不成军,败了。战事结束后,季康子对冉求是刮目相看,赞道:只知你搞财政行,没想到你打仗也很不错。是天生会打仗还是从那里学来的?冉求因当时跟随孔子流亡在陈国时被先召回了鲁国,临行前子贡曾叮嘱他一定要想办法找机会让鲁国早点把老师也召回去。回鲁经营八年了,终于有了眼下这么个机会,故冉求不失时机地说:若说打仗的本领,我的老师更厉害,我的老师呵什么都行。听此言后,使本己又动了召回孔子心意的季康子最终下了决心:召回孔子。
教授指出:此时的季康子召孔丘回国,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这就是:正真意识到孔子此时己什么都不能干了,孔子己68岁--老了!再也不用担心他还会介入政坛了!
于是,68岁的孔子终于结束了流亡,重新回到了鲁国。
【我的插言:悲啊冤也--冉求!枉为“大人”谋划八年,却还是要遭大人非议:“求也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冤不冤?悲不悲?然冉求还真可算是有大气度也!首以身教把“有教无类“推向君臣并获成功,他以自身的实践证明:肖小臣子也是可教的,没什么人是“朽木不可雕也”,全在方法、机遇、和滴水穿石的功力。从此角度讲,冉求确己不能再做孔丘之弟子了,原因是:青已胜于蓝了!】
教授继续讲道:回国后的孔子确是再也不谋政职了,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做两样事情上:
1.整理传统的文化典藉。
如:“孔子晚而好易,为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即最先完成了对《周易》的再创作,使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授在此强调: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周易》是孔子改编后的《周易》,非周文王的《周易》,故亦可认为《周易》是孔子的作品)。另外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共九本书,其中八本书与孔子有关,即:《诗》、《书》、《易》、《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还有一本《孟子》其实也与孔子有间接关系。(教授在此又强调:孔子是永这居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位置上,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孔子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
2.办学、教学生。
从30岁起一直到死,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教学,传播文化。
晚年的孔子己被鲁国奉为“国老”了,一应生活上的问题都由政府包办解决了。故晚年的孔子己不用再为生计而发愁了,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上述二件事了。至此,孔子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为政》)的人生最后生涯。
【我的感言:我个人觉得,教授上述强调的推论:“孔子是永这居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位置上,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孔子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实在是太泛泛论了,有误导之嫌。显而易见的是:孔丘的准确定位该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连新儒家文化核心的地位都难把持。而就算是整个儒家传统文化--尽管它在历史上曾显赫一时、也曾臭不可闻--但始终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支,而非全部。说“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免强还说得过去,而说“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就很有点谎谬。我就很爱传统文化,但对孔丘除了一点对历史先人应有的敬重之情外就是没一点爱,这是事实,不可以吗?真不知教授是凭什么推论出“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这么个强牛高论来的?与“看《孔子》不哭不是人”的牛论真是异曲同功,有点恐怖!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在鲁哀公的十一年春天,齐国派兵来犯鲁国,在冉求为左军主帅樊迟为副将的鲁军抗击下,齐军最终溃不成军,败了。战事结束后,季康子对冉求是刮目相看,赞道:只知你搞财政行,没想到你打仗也很不错。是天生会打仗还是从那里学来的?冉求因当时跟随孔子流亡在陈国时被先召回了鲁国,临行前子贡曾叮嘱他一定要想办法找机会让鲁国早点把老师也召回去。回鲁经营八年了,终于有了眼下这么个机会,故冉求不失时机地说:若说打仗的本领,我的老师更厉害,我的老师呵什么都行。听此言后,使本己又动了召回孔子心意的季康子最终下了决心:召回孔子。
教授指出:此时的季康子召孔丘回国,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这就是:正真意识到孔子此时己什么都不能干了,孔子己68岁--老了!再也不用担心他还会介入政坛了!
于是,68岁的孔子终于结束了流亡,重新回到了鲁国。
【我的插言:悲啊冤也--冉求!枉为“大人”谋划八年,却还是要遭大人非议:“求也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冤不冤?悲不悲?然冉求还真可算是有大气度也!首以身教把“有教无类“推向君臣并获成功,他以自身的实践证明:肖小臣子也是可教的,没什么人是“朽木不可雕也”,全在方法、机遇、和滴水穿石的功力。从此角度讲,冉求确己不能再做孔丘之弟子了,原因是:青已胜于蓝了!】
教授继续讲道:回国后的孔子确是再也不谋政职了,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做两样事情上:
1.整理传统的文化典藉。
如:“孔子晚而好易,为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即最先完成了对《周易》的再创作,使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授在此强调: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周易》是孔子改编后的《周易》,非周文王的《周易》,故亦可认为《周易》是孔子的作品)。另外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共九本书,其中八本书与孔子有关,即:《诗》、《书》、《易》、《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还有一本《孟子》其实也与孔子有间接关系。(教授在此又强调:孔子是永这居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位置上,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孔子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
2.办学、教学生。
从30岁起一直到死,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教学,传播文化。
晚年的孔子己被鲁国奉为“国老”了,一应生活上的问题都由政府包办解决了。故晚年的孔子己不用再为生计而发愁了,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上述二件事了。至此,孔子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为政》)的人生最后生涯。
【我的感言:我个人觉得,教授上述强调的推论:“孔子是永这居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位置上,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孔子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实在是太泛泛论了,有误导之嫌。显而易见的是:孔丘的准确定位该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连新儒家文化核心的地位都难把持。而就算是整个儒家传统文化--尽管它在历史上曾显赫一时、也曾臭不可闻--但始终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支,而非全部。说“要了解传统文化,不能不了解孔子”--免强还说得过去,而说“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就很有点谎谬。我就很爱传统文化,但对孔丘除了一点对历史先人应有的敬重之情外就是没一点爱,这是事实,不可以吗?真不知教授是凭什么推论出“你爱传统文化,不可能不爱孔子”--这么个强牛高论来的?与“看《孔子》不哭不是人”的牛论真是异曲同功,有点恐怖!
另外,对于孔丘的史学观尽管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我还是认为孔丘的修《春秋》对严肃的修史观来说,开的不是一个好头。正如百度百科有关词条的解绍中听述的胡适认为的那样:“《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由此可见:以“正名主义”的名义对己有的鲁国国史进行削足适鞋式的修订--这不是一种很恐怖的修史观吗?把历史史实修改成“正名主义”的奴隶--也只有它孔丘敢开这么个头! 也只有他儒家的门徒会捧为“圣经”还认为是了不起的创举! 而依我个人之见,单凭这一点,就足使我对孔丘及其门下的儒学经典有了敬而远之之感,慎而又慎地去看读之心,因实在是难知其何为真、何为伪啊!还有一点:认为孔丘改编了周文王的《周易》就有了对《周易》的版权,这种“亦可认为“在还没有《知识产权法》前或可乌龙一游,可在有《知识产权法》后则成了侵权,再说就算没有《知识产权法》,难道把别人的思想成果拿过来改头换面再出手,就可号称是自己的东西了?剽窃二个字作何解释?大概不用解释--直接把它废除--更省事一点,对吗?】
教授继续讲道:孔子讲其人生的话还有一句是:“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教授解说这是讲了学习的四个层次:1.有很多人可共学,但能悟道、达到道的境界的人就少了。2.可以悟道、达到道的境界,但未必能一生按道而行、立身于道中。3.可以立身于道中,但未必会权变,能灵活、不拘泥、不呆板、不固执的人就更少了。4.最后,只剩下“知我者其天唿”,只能与天对话了(知我的凡人几乎没有了)。
教授认为:对照孔子两句话中的境界,前者为“从心所欲不愈矩”,后者为“懂权变,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孔子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与道德融为一体。那么,孔子又是怎样去实践这种境界的呢?
例: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讲“言必信、行必果”,且言之凿凿。然孔子则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教授注说:这里的“小人”是指境界不高的人,而不是指坏人。孔子赞成言有信,行有果,但他反对“必”,原因是:凡事一遇“必”就会走极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当时浦人把孔子及弟子包围了,孔子弟子公良儒带着自己的五辆兵战准备与之战斗,蒲人没想要战斗,于是提出议约:只要你们答应不去卫国,我们就撤围放你们走。孔子一听只有此约,马上答应了。可蒲人一撤围,孔子就马上对弟子说:我们到卫国去!弟子们疑惑老师怎会如此背信,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被迫签订的盟约,连神仙也不会听,不能算数的)。
教授还指出:孔子一生最反对的有四项东西,即:“意”、“必”、“固”、“我”(意--主观,必--绝对,固--固执,我--自我中心)。在孔子看来,人的一生很少由外界在约束自己,更多的是自己的局限在约束自己。所以,孔子的一生都是在最大限度的解放自己,这是圣人的成圣之路。
【我的插言:关于对“言必信、行必果”之认识的讨论,早己在前面的相关篇章中涉及过,这里不再重复。还要插一句的是:说孔子一生最反对“意”、“必”、“固”、“我”--这或许更可能是个乌龙的说法!而说孔丘晚年总结一生成败得失时提出要坚决反对“意”、“必”、“固”、“我”--这倒还真实可信,原因就在于:孔丘的早年太过于“意”、“必”、“固”、“我”了--吃足了苦头,这才有如此深刻的经验之谈。】
教授继续讲道:孔子讲其人生的话还有一句是:“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教授解说这是讲了学习的四个层次:1.有很多人可共学,但能悟道、达到道的境界的人就少了。2.可以悟道、达到道的境界,但未必能一生按道而行、立身于道中。3.可以立身于道中,但未必会权变,能灵活、不拘泥、不呆板、不固执的人就更少了。4.最后,只剩下“知我者其天唿”,只能与天对话了(知我的凡人几乎没有了)。
教授认为:对照孔子两句话中的境界,前者为“从心所欲不愈矩”,后者为“懂权变,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孔子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与道德融为一体。那么,孔子又是怎样去实践这种境界的呢?
例:比如我们现在很多人讲“言必信、行必果”,且言之凿凿。然孔子则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教授注说:这里的“小人”是指境界不高的人,而不是指坏人。孔子赞成言有信,行有果,但他反对“必”,原因是:凡事一遇“必”就会走极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当时浦人把孔子及弟子包围了,孔子弟子公良儒带着自己的五辆兵战准备与之战斗,蒲人没想要战斗,于是提出议约:只要你们答应不去卫国,我们就撤围放你们走。孔子一听只有此约,马上答应了。可蒲人一撤围,孔子就马上对弟子说:我们到卫国去!弟子们疑惑老师怎会如此背信,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被迫签订的盟约,连神仙也不会听,不能算数的)。
教授还指出:孔子一生最反对的有四项东西,即:“意”、“必”、“固”、“我”(意--主观,必--绝对,固--固执,我--自我中心)。在孔子看来,人的一生很少由外界在约束自己,更多的是自己的局限在约束自己。所以,孔子的一生都是在最大限度的解放自己,这是圣人的成圣之路。
【我的插言:关于对“言必信、行必果”之认识的讨论,早己在前面的相关篇章中涉及过,这里不再重复。还要插一句的是:说孔子一生最反对“意”、“必”、“固”、“我”--这或许更可能是个乌龙的说法!而说孔丘晚年总结一生成败得失时提出要坚决反对“意”、“必”、“固”、“我”--这倒还真实可信,原因就在于:孔丘的早年太过于“意”、“必”、“固”、“我”了--吃足了苦头,这才有如此深刻的经验之谈。】
教授继续讲道:对自己为何能成人之师,孔子又是怎样给予评价呢?有一天子夏问孔子:老师,你评价一下我的几位同学,颜回怎么样?孔子说:颜回不错,比我更诚信。又问子贡怎么样?答说:比我更聪明。又问子路怎么样?回答:比我更勇敢。子夏畏而又问:子张如何?答道是:比我更庄重。至此子夏不禁而问:他们都比你强,你凭啥当老师?孔子答:颜回比我更诚信,但欠灵活;子贡比我更聪明,但不知要装愚;子路缺一点胆怯,子张又缺一点亲和力,所以我可当老师。
【我的感言:孔丘当老师的秘决在于:以我之长,补你之短......原来,从孔丘时代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己成了一句乌龙话--骗骗呆子的!自身硬不过铁--去找个比铁硬的来--不是照样可打铁吗?......孔丘的为师之道的关键在于: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让学生之间就可长短互补......不知这一招是否属孔丘原创,但孔丘会熟练自如地应用此招,估计是没有大疑点的.说实在的,此招的用途也远远不止仅为为师之招,推而广之:也确是人们在日常互相交往中可普遍尊循的一个实用招术.长短互补--互助互利--双赢共荣--不正是大家企求的交往佳果吗?问题还是回到了关踺点:何为人之长处,又何为人之短处?孔丘太纠结于道德层面的评判,故一般视“张三力大能打铁“和“李四机灵会计算“之类均为小人之能小人之术.然张三和李四在没有达到道德崇高前就可互助互利地组合好而成功地开出一家打铁公司......这大概就是孔丘使过的招术被灵活克隆--结果却有效地嘲讽了孔丘的道德理论的现实所在吧?......】
【我的感言:孔丘当老师的秘决在于:以我之长,补你之短......原来,从孔丘时代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己成了一句乌龙话--骗骗呆子的!自身硬不过铁--去找个比铁硬的来--不是照样可打铁吗?......孔丘的为师之道的关键在于: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让学生之间就可长短互补......不知这一招是否属孔丘原创,但孔丘会熟练自如地应用此招,估计是没有大疑点的.说实在的,此招的用途也远远不止仅为为师之招,推而广之:也确是人们在日常互相交往中可普遍尊循的一个实用招术.长短互补--互助互利--双赢共荣--不正是大家企求的交往佳果吗?问题还是回到了关踺点:何为人之长处,又何为人之短处?孔丘太纠结于道德层面的评判,故一般视“张三力大能打铁“和“李四机灵会计算“之类均为小人之能小人之术.然张三和李四在没有达到道德崇高前就可互助互利地组合好而成功地开出一家打铁公司......这大概就是孔丘使过的招术被灵活克隆--结果却有效地嘲讽了孔丘的道德理论的现实所在吧?......】
阅读(6985)┊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