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续1)
2010-08-17 20:05:37 发表
三.幼时和少年的孔丘
听课笔记--据教授讲:
孔丘3岁时,也就是其母颜征在18岁时,其父叔梁纥死了。
此后,颜征在便带3岁的孔丘离开了本家,搬到曲阜城阙里(小巷里)居住。
有意思的是,教授有一推论:在艰难境遇里,颜征在亦没荒废孔丘的学业!
推论当时孔丘学业内容为:1.谋生。证据:“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注:鄙事=下层小人所从事之工作。)故后孔丘有“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情结。2.读书识字。学“谋仕之学”。关于后两点,还暂无具体证据。
直至孔丘17岁,据教授介绍,都是与母子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中艰难谋生。《史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祭器),清《孔子世家考》记:“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以至于日后其在卫国时,卫灵公问其如何布阵打仗,其答是:若问俎豆之礼事,我到是学过。而问如何布阵打仗,我没学过,所以不懂。----教授把此事提升为--孔丘有厌武爱礼、爱好世界和平情节,此情节的产生推论理由有:1.受母亲教肓影响(孔母亦很伟大)。2.表明孔丘从小显示了“早慧,智商极高”。借用的理论是:美--查尔斯-麦端有一研究结论:智商越高的人兴趣就越抽象,越“没用”。用此理论推断:孔丘儿时玩嬉中即对俎豆之礼这一很抽象的事情感兴趣,即说明其智商极高。(有点玄乎!)
而孔丘17岁时,其32岁的母亲颜征在--也死了。
在此,教授讲了一个“孔丘葬母”古典,以此说明孔丘对母亲的情份:
孔丘誓要将母归祖与父合葬,但问题是:“孔子少孤、不知其墓”(《礼记-擅弓》)(意为:孔丘在父死时尚年幼,故不知其父墓葬何处)。又因“古人不墓祭”(钱穆)--即祭祖多在家设祖堂立灵牌祭之,且古人坟墓又“不封不树”(平地葬之,无丘无树),故很难辩认。于是孔丘采用一法:把母亲的棺材先停放在一个叫做“吾父之衢”的地方(衢:通衢大道、十字路口之意),自己则披麻戴孝守在一旁,望有人同情其、为其传讯,直到望有知情人告知其父坟所在地。此举果然感动了一位老太太,该老太太之子是专事丧葬为业,且亲身参葬过叔梁纥。最终孔丘在此老太太指点下找到了父亲坟墓的准确位置,把母亲与父亲合葬了。
另外,教授还讲了一个孔丘尴尬故事:
当时的鲁国上卿季氏(季平子)忽一日发一通告:所有在鲁国之士(仕族子弟),都请到我家来,我要宴请。孔丘悉知后,尽管还穿着孝衣,可还是去赴宴了。没想到在季氏家门口遇上阳货(季氏家臣),被阻拦:“我家主人所请为仕,没说请你呀!”公开不承认孔丘有仕族地位。孔丘对此只得默默承受,心理上受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此后,19岁的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去到宋国考察“殷商之礼”去了。
我的心得:
如上所述而知:对孔丘在19岁前的生活痕迹记载,还是蛮稀缺的。当然,记史之人为“造圣”所需,早把孔丘非常丰富的“玩皮儿时”的一面给删掉了,而只留下一大片空白来衬托“幼圣二三事”--或更可能?就从“幼圣二三事”而论,孔丘儿时“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一玩趣确有点特别,其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确也很显其仁慈之心。但要说这些就是“爰好和平”的“先期教育”,则实在太牵强,是教授太崇拜孔圣人之心的显现。依我所见:当时孔丘玩“陈俎豆设礼容”,其母也“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实则是生活条件所迫。孔丘3岁时,18岁的少妇颜征在就带其去单独立门户谋生了。没史料对“颜征在”有更多的记载,至少说明:颜征在决非出身“名门望族”,无家学渊源,也无娘家资财可供支助。
听课笔记--据教授讲:
孔丘3岁时,也就是其母颜征在18岁时,其父叔梁纥死了。
此后,颜征在便带3岁的孔丘离开了本家,搬到曲阜城阙里(小巷里)居住。
有意思的是,教授有一推论:在艰难境遇里,颜征在亦没荒废孔丘的学业!
推论当时孔丘学业内容为:1.谋生。证据:“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注:鄙事=下层小人所从事之工作。)故后孔丘有“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情结。2.读书识字。学“谋仕之学”。关于后两点,还暂无具体证据。
直至孔丘17岁,据教授介绍,都是与母子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中艰难谋生。《史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祭器),清《孔子世家考》记:“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以至于日后其在卫国时,卫灵公问其如何布阵打仗,其答是:若问俎豆之礼事,我到是学过。而问如何布阵打仗,我没学过,所以不懂。----教授把此事提升为--孔丘有厌武爱礼、爱好世界和平情节,此情节的产生推论理由有:1.受母亲教肓影响(孔母亦很伟大)。2.表明孔丘从小显示了“早慧,智商极高”。借用的理论是:美--查尔斯-麦端有一研究结论:智商越高的人兴趣就越抽象,越“没用”。用此理论推断:孔丘儿时玩嬉中即对俎豆之礼这一很抽象的事情感兴趣,即说明其智商极高。(有点玄乎!)
而孔丘17岁时,其32岁的母亲颜征在--也死了。
在此,教授讲了一个“孔丘葬母”古典,以此说明孔丘对母亲的情份:
孔丘誓要将母归祖与父合葬,但问题是:“孔子少孤、不知其墓”(《礼记-擅弓》)(意为:孔丘在父死时尚年幼,故不知其父墓葬何处)。又因“古人不墓祭”(钱穆)--即祭祖多在家设祖堂立灵牌祭之,且古人坟墓又“不封不树”(平地葬之,无丘无树),故很难辩认。于是孔丘采用一法:把母亲的棺材先停放在一个叫做“吾父之衢”的地方(衢:通衢大道、十字路口之意),自己则披麻戴孝守在一旁,望有人同情其、为其传讯,直到望有知情人告知其父坟所在地。此举果然感动了一位老太太,该老太太之子是专事丧葬为业,且亲身参葬过叔梁纥。最终孔丘在此老太太指点下找到了父亲坟墓的准确位置,把母亲与父亲合葬了。
另外,教授还讲了一个孔丘尴尬故事:
当时的鲁国上卿季氏(季平子)忽一日发一通告:所有在鲁国之士(仕族子弟),都请到我家来,我要宴请。孔丘悉知后,尽管还穿着孝衣,可还是去赴宴了。没想到在季氏家门口遇上阳货(季氏家臣),被阻拦:“我家主人所请为仕,没说请你呀!”公开不承认孔丘有仕族地位。孔丘对此只得默默承受,心理上受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此后,19岁的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去到宋国考察“殷商之礼”去了。
我的心得:
如上所述而知:对孔丘在19岁前的生活痕迹记载,还是蛮稀缺的。当然,记史之人为“造圣”所需,早把孔丘非常丰富的“玩皮儿时”的一面给删掉了,而只留下一大片空白来衬托“幼圣二三事”--或更可能?就从“幼圣二三事”而论,孔丘儿时“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一玩趣确有点特别,其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确也很显其仁慈之心。但要说这些就是“爰好和平”的“先期教育”,则实在太牵强,是教授太崇拜孔圣人之心的显现。依我所见:当时孔丘玩“陈俎豆设礼容”,其母也“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实则是生活条件所迫。孔丘3岁时,18岁的少妇颜征在就带其去单独立门户谋生了。没史料对“颜征在”有更多的记载,至少说明:颜征在决非出身“名门望族”,无家学渊源,也无娘家资财可供支助。
自食其力是其必由之路,因此,劳累的少妇颜征在是没办法为孔丘提供高贵的教育和高级玩具的。见儿子有兴趣“陈俎豆设礼容”,拼了命的再争点积畜“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可能更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儿子当“专职祭司”的兴趣,从而或可为儿子今后的生计谋出一条路来。在当时,“专职祭司”肯定是一个不论社会地位高低都对其有依求的“通鬼神”的专业人员。因此,把这件事情提升到“孔母很伟大”和“孔丘从小受到爱好和平教育”来看待,应该是不合实情的“乌龙”看法。
至于讲孔丘儿时有“陈俎豆设礼容”兴趣就是智商高,也蛮可笑。不难想象:在孔丘时代,“陈俎豆设礼容”应该是常见的俗事,因为“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结婚、生孩子、起屋......亦经常在进行。各种规格、各种规矩的“陈俎豆设礼容”--只要有兴趣,就可经常看到,一点也不稀奇,更不用“抽象”。孔丘对此感兴趣,更大可能是:穷人家的小儿只有去见识和见习这行事情才不受或少受限制,与智商高低无直接关系。当然,聪慧机灵的小孩可见习领悟快些,大家更喜欢他一点。可惜缺少这方面的史料记载。本有记载--后人为“造圣”所需把其删掉了--也不一定。因为以“专职祭司”为奋斗目标,有损圣人志向,不够宏大。还可能有为“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作证之意。其实,初志为“专职祭司”,且有一定的参祭实践见习,不是正可为为何日后孔丘熟能知各种祭礼、并最终选定“周礼”为最高、最理想之礼、并立志终身为复周礼而奋斗(克巳复礼)--提供最好、最有理的证据吗?从此还可推论:人要按天命分等级定尊卑,亦原非孔丘首创的观点,亦非孔丘首先倡导的制度。孔丘少时在参祭实践见习中早就见识了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现实存在。孔丘无力、也不想去反对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而是顺势而为地以肯定、清理、维护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为已任--仅此而已。
“孔丘葬母”的故事,似乎更进一步证明17岁的孔丘对“祭礼”之人事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研究心得。可季氏宴请众仕,孔丘被阳货拒之门外的经历,则更象是孔丘在走向“专职祭司”之路时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而促其猛醒:不能再轻易以“能多鄙事”为荣了!当然,此时的孔丘应该不会把从事“专职祭司”之业也看成是做“鄙事”滴,相反他是有志为“专职祭司”之业“正名”滴--成名之后的孔丘一有机会就一遍遍主持演义“礼仪”,自己严然是一“大祭司”--不就是证据吗?
因此,19岁的孔丘去宋国考察“殷商之礼”,那是名义上的讲法,实际应是孔丘“另谋出路”之开端也。深受“不平等”鄙视和“不公正”待遇或许就是促因之一。
至于讲孔丘儿时有“陈俎豆设礼容”兴趣就是智商高,也蛮可笑。不难想象:在孔丘时代,“陈俎豆设礼容”应该是常见的俗事,因为“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结婚、生孩子、起屋......亦经常在进行。各种规格、各种规矩的“陈俎豆设礼容”--只要有兴趣,就可经常看到,一点也不稀奇,更不用“抽象”。孔丘对此感兴趣,更大可能是:穷人家的小儿只有去见识和见习这行事情才不受或少受限制,与智商高低无直接关系。当然,聪慧机灵的小孩可见习领悟快些,大家更喜欢他一点。可惜缺少这方面的史料记载。本有记载--后人为“造圣”所需把其删掉了--也不一定。因为以“专职祭司”为奋斗目标,有损圣人志向,不够宏大。还可能有为“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作证之意。其实,初志为“专职祭司”,且有一定的参祭实践见习,不是正可为为何日后孔丘熟能知各种祭礼、并最终选定“周礼”为最高、最理想之礼、并立志终身为复周礼而奋斗(克巳复礼)--提供最好、最有理的证据吗?从此还可推论:人要按天命分等级定尊卑,亦原非孔丘首创的观点,亦非孔丘首先倡导的制度。孔丘少时在参祭实践见习中早就见识了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是现实存在。孔丘无力、也不想去反对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而是顺势而为地以肯定、清理、维护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为已任--仅此而已。
“孔丘葬母”的故事,似乎更进一步证明17岁的孔丘对“祭礼”之人事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研究心得。可季氏宴请众仕,孔丘被阳货拒之门外的经历,则更象是孔丘在走向“专职祭司”之路时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而促其猛醒:不能再轻易以“能多鄙事”为荣了!当然,此时的孔丘应该不会把从事“专职祭司”之业也看成是做“鄙事”滴,相反他是有志为“专职祭司”之业“正名”滴--成名之后的孔丘一有机会就一遍遍主持演义“礼仪”,自己严然是一“大祭司”--不就是证据吗?
因此,19岁的孔丘去宋国考察“殷商之礼”,那是名义上的讲法,实际应是孔丘“另谋出路”之开端也。深受“不平等”鄙视和“不公正”待遇或许就是促因之一。
阅读(4868)┊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