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续2)
2010-08-20 20:09:04 发表
四.初初成年之孔丘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
19岁的孔丘去宋考瘵“殷商之礼”,是想通过再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宋国时,可能是学习很优秀吧,被当地人看高一线,且有宋一大族“亓官氏”与其结亲,孔丘娶了“亓官氏”的女儿为妻。婚后,孔丘带妻回了鲁国,第二年就生了一子。为此事,出了一个故事:20岁的孔子生子之讯传出后,鲁昭公即派人送给孔丘一条鲤鱼以示祝贺。对此孔丘十分感激,特为儿子取名为“鲤”,姓孔名鲤字伯鱼,以示“荣君之贶”(《孔子家话》)(意为:享君赐之荣、记君顾之恩。)。鲁昭公为何要抬举孔丘?教授解释的原由是从宋回鲁的孔丘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专家了。
没多久,鲁国执政上卿季平子也来聘孔丘做家臣了:先做了“委吏”(仓库保管员),一年后又任了“乘田”(畜牧管理员)。
司马迁的评价是:孔丘做“委吏”是“料量平”,任“乘田”后使“畜蕃息”(繁殖率高)。孔丘自评是:做“委吏”时是“会计当而己矣。”任“乘田”后是“牛羊茁壮长而己矣”。
对孔丘的自评,教授解说是另有深意,因孔子有一名言:“君子不器”。意为君子不为某专职所限,应有更高更大的理想境界。教授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孔子从来没想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员。理由是:30岁前的孔子还有“志于学”--“大学”。
关于“大学”,教授的解说是:指一门学问,简言之,就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其要旨是培养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
从《大学》开头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看,大学之道实为成人之道。
教授对《大学》是佩服得狠的,把其提升到“孔之之所以伟大”之根源之一来看待。据教授理解,《大学》的内客要点是:
1.以探究宇宙人生大道为使命
2.以研究历史文化为职责
3.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为目标
教授还介绍了北宋时期的一位理学家张载(字横梁)对《大学》的理解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此,教授觉得再加上一句“为自我臻至善”就更好了。
因此教授认为:孔丘的“志于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改变了中国文化史。理由是:
1.一人可一辈子专研学问了。说明学术研究、道义探讨己可做一人的终身事业了。即: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且高于政统了。
2.一人可一辈子专研学问,说明知识独立了,知识分子独立了。
3.知识分子不再是专家、不再是技术人员了,它担当天下、担当道议。
由此引出一个推论:“儒”从一业(术)变成“价值承担者”了。
有一个著名的“樊迟孔丘问答”在教授看来是很不理解为何《论语》里会把它收录且保留至今。在教授看来,那樊迟是稀里煳涂地问了孔子“怎么种庄稼”这么个问题,相当于今天有人跑到北大、清华去问一个博导教授“怎么蒸馒头”,是问错地方了,太离谱。而孔子的应答亦是气煳涂了的答案:“我不如老农”。更离谱的是樊迟还死不开巧又问了“怎么种白莱”?于是孔子更被气煳涂了答“我不如老圃”。樊迟问不出结果转身走后,孔子即指说樊迟是“小人哉!”......这个著名的“樊迟孔丘问答”曾被人用来佐证孔丘是“看不起劳动人民、蔑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这在教授看来却是煳说八道,教授认为孔子指说樊迟是“小人哉!”这句话,涉及了“礼、义、信”,涉及价值观,说出了知织分子最高使命观。
教授的结论:只有到了孔子,中国历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教授还指出了孔丘有“好学”的特点。证据多来自《论语》,如:
听课笔记: 据教授讲:
19岁的孔丘去宋考瘵“殷商之礼”,是想通过再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宋国时,可能是学习很优秀吧,被当地人看高一线,且有宋一大族“亓官氏”与其结亲,孔丘娶了“亓官氏”的女儿为妻。婚后,孔丘带妻回了鲁国,第二年就生了一子。为此事,出了一个故事:20岁的孔子生子之讯传出后,鲁昭公即派人送给孔丘一条鲤鱼以示祝贺。对此孔丘十分感激,特为儿子取名为“鲤”,姓孔名鲤字伯鱼,以示“荣君之贶”(《孔子家话》)(意为:享君赐之荣、记君顾之恩。)。鲁昭公为何要抬举孔丘?教授解释的原由是从宋回鲁的孔丘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专家了。
没多久,鲁国执政上卿季平子也来聘孔丘做家臣了:先做了“委吏”(仓库保管员),一年后又任了“乘田”(畜牧管理员)。
司马迁的评价是:孔丘做“委吏”是“料量平”,任“乘田”后使“畜蕃息”(繁殖率高)。孔丘自评是:做“委吏”时是“会计当而己矣。”任“乘田”后是“牛羊茁壮长而己矣”。
对孔丘的自评,教授解说是另有深意,因孔子有一名言:“君子不器”。意为君子不为某专职所限,应有更高更大的理想境界。教授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孔子从来没想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员。理由是:30岁前的孔子还有“志于学”--“大学”。
关于“大学”,教授的解说是:指一门学问,简言之,就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其要旨是培养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
从《大学》开头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看,大学之道实为成人之道。
教授对《大学》是佩服得狠的,把其提升到“孔之之所以伟大”之根源之一来看待。据教授理解,《大学》的内客要点是:
1.以探究宇宙人生大道为使命
2.以研究历史文化为职责
3.以提高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为目标
教授还介绍了北宋时期的一位理学家张载(字横梁)对《大学》的理解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此,教授觉得再加上一句“为自我臻至善”就更好了。
因此教授认为:孔丘的“志于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改变了中国文化史。理由是:
1.一人可一辈子专研学问了。说明学术研究、道义探讨己可做一人的终身事业了。即: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且高于政统了。
2.一人可一辈子专研学问,说明知识独立了,知识分子独立了。
3.知识分子不再是专家、不再是技术人员了,它担当天下、担当道议。
由此引出一个推论:“儒”从一业(术)变成“价值承担者”了。
有一个著名的“樊迟孔丘问答”在教授看来是很不理解为何《论语》里会把它收录且保留至今。在教授看来,那樊迟是稀里煳涂地问了孔子“怎么种庄稼”这么个问题,相当于今天有人跑到北大、清华去问一个博导教授“怎么蒸馒头”,是问错地方了,太离谱。而孔子的应答亦是气煳涂了的答案:“我不如老农”。更离谱的是樊迟还死不开巧又问了“怎么种白莱”?于是孔子更被气煳涂了答“我不如老圃”。樊迟问不出结果转身走后,孔子即指说樊迟是“小人哉!”......这个著名的“樊迟孔丘问答”曾被人用来佐证孔丘是“看不起劳动人民、蔑视农业生产劳动”的,这在教授看来却是煳说八道,教授认为孔子指说樊迟是“小人哉!”这句话,涉及了“礼、义、信”,涉及价值观,说出了知织分子最高使命观。
教授的结论:只有到了孔子,中国历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教授还指出了孔丘有“好学”的特点。证据多来自《论语》,如:
孔丘60岁时的自评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还有一条记自《论语》的趣闻是:“子入太届,每事问。”以至招人白眼曰“陬人之不知礼,”孔丘却以“是礼也”予以应答。
我的心得:
教授以上听讲,似乎涉及到了“孔丘”如何向“孔圣人”升级的关节点。显然,要点在于怎样评判孔丘“志于学”所涉的“大学”,还有一点就是怎么看有关农事的“樊迟孔丘问答”。仅管教授有点不理解为何《论语》里会收入这种“问答”,还很乌龙地以为樊迟是稀里煳涂地问、孔丘是气煳涂了才答,但最后教授还是把孔丘说樊迟是“小人哉”的原由提升到了涉及“礼、义、信”的高度,总算还有点靠谱。
至于教授把孔丘抬高到了改变中国文化史的高度、且认为只有到了孔子,中国历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这就太夸张、也太离谱。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
首先,我个人看法是:该先更细一点了解一下“大学”,看其究竟与孔丘有多少关系。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百度”一下。在电脑里打上“大学”二字,在“百度百科”里就能摘录到如下内容: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其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概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的;“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
我的批注:
从上述“百度百科”摘录的内容里可以看出:《大学》最早似乎是无名氏作品,宋时才由程颢、程颐兄弟等人注传是曾参所著,而注传中的“曾参所著”也只是亲著了“经”文部分--说“经”是曾参记录了孔丘遗言,其余则是曾参口述释“经”之义而由其弟子所录而成文也。
曾参何许人也?再“百度”一下,又可在“百度百科”里摘录如下内容:
【曾子(前505~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生于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还有一条记自《论语》的趣闻是:“子入太届,每事问。”以至招人白眼曰“陬人之不知礼,”孔丘却以“是礼也”予以应答。
我的心得:
教授以上听讲,似乎涉及到了“孔丘”如何向“孔圣人”升级的关节点。显然,要点在于怎样评判孔丘“志于学”所涉的“大学”,还有一点就是怎么看有关农事的“樊迟孔丘问答”。仅管教授有点不理解为何《论语》里会收入这种“问答”,还很乌龙地以为樊迟是稀里煳涂地问、孔丘是气煳涂了才答,但最后教授还是把孔丘说樊迟是“小人哉”的原由提升到了涉及“礼、义、信”的高度,总算还有点靠谱。
至于教授把孔丘抬高到了改变中国文化史的高度、且认为只有到了孔子,中国历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这就太夸张、也太离谱。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
首先,我个人看法是:该先更细一点了解一下“大学”,看其究竟与孔丘有多少关系。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百度”一下。在电脑里打上“大学”二字,在“百度百科”里就能摘录到如下内容: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其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概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的;“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
我的批注:
从上述“百度百科”摘录的内容里可以看出:《大学》最早似乎是无名氏作品,宋时才由程颢、程颐兄弟等人注传是曾参所著,而注传中的“曾参所著”也只是亲著了“经”文部分--说“经”是曾参记录了孔丘遗言,其余则是曾参口述释“经”之义而由其弟子所录而成文也。
曾参何许人也?再“百度”一下,又可在“百度百科”里摘录如下内容:
【曾子(前505~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父亲曾点(曾皙),母亲上官氏。生于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侯)。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建有曾点墓和曾参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侯)。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建有曾点墓和曾参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
阅读(5756)┊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