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子》评论及有关“孔子”的见闻录之四(续5)
2010-08-24 19:37:17 发表
关于邓析的理论,留传下来的自然不会多。据上述“百度百科”资料称:“目前流传的《邓析子》据传是后人伪托。但其中有些观点当源于邓析。”因此,再网搜一下,可得有两篇“邓析子”的文章,分别为:1.无厚篇。2.转辞篇。
读了邓析子的两篇文章后,我的感言是:
太意味深长了!只因在此是以“论孔识孔”为主旨,只好把邓析子的“为何死”与孔丘的“为何活”作为一个专题来另论了。现在,还是回到教授所讲的“孔子”专题上来。
对于教授的相关论说,我的心得是:
第一点:尽管教授讲孔子时对邓析下的结论很是乌龙,但只要细心一点,百度一下,终不至于被轻易误导。以此为鉴,全面考察教授本课所讲内容,有一点先可肯定:教授虽在前面部分讲--孔丘创办私学是中国教育史上开天劈地的一件大事,其对中华民的影响非常深远。但在教授讲解邓析时又承认:说孔丘是创办私学第一人,是不科学、至少是不准确的--尽管看上去显得前后有矛盾,但我觉得:此见解只要分而解之就仍不失为是中肯之见。因前者是造圣者们的通论,历代延续,并非教授首创;后者才是实情,是教授的良心发现。因此,比较准确放符合实际情况的表述应为:孔丘时代出现了一些办私学研发自已理论的教育家,孔丘是其中之一。这些教育家们的创举和实践,改变了教育专属于培养贵族下一代的一统局面,开创了学理探讨和教育走向大众的新局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远影响。
第二点:关于孔丘的“有教无类”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论语》),教授解释为孔丘也不是什么人都教的,即:没有强烈学习愿望之人、智商不高之人他就不教--这恐怕是理解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之故。我始终认为:孔丘这个人,本份诚实、不搞欺骗之本性还是有多处记载显现滴。因此,“有教无类”决非是他为多收“束脩”而打的虚假广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亦不能理解成“没有强烈学习愿望之人、智商不高之人他就不教”,而应理解他不“强”教,他强调要“因人施教”--这才是实情。
第三点:对于教授的雷言:“百家争鸣”就是孔子首创的!--我只觉得有点好笑。在我已有的见识中,孔学儒家只是当时历史时期“百家争鸣”中之一家,且当周王灭纣后,检讨商纣失道时,就开始“争呜”了,且多以施“礼治”或行“法治”为焦点。也就是说:孔丘末出世、孔学儒家还未形成气候时,“百家争鸣”早已“开鸣”了。以孔丘的能力和孔学儒家在当时的地位是不足以独挡一面去开创一场延时300年之久的“百家争鸣”滴!孔学儒家真正形成气候至少应在汉武帝之后。
第四点:说孔丘毅然放弃“仕途”而去创办私学,是为探研更多的学问,是“以天下为己任”--此说是乎也太造圣了一点,说孔丘毅然放弃“仕途”--显然是误判--孔丘只不过是辞去了继续做季氏家臣--这么一种“仕途”--这在孔丘眼里也许根本算不上是“仕途”!辞做家臣、开办私学--其实质是不甘在人下、想活得更好、自查后觉得需进一步修炼--以图做更大的真正的官!这才更符合当时孔丘创办私学的真正愿望,其并非终身如一办学到底,51岁时又弃学“出仕”去做官了,不就是最好的证据么!
读了邓析子的两篇文章后,我的感言是:
太意味深长了!只因在此是以“论孔识孔”为主旨,只好把邓析子的“为何死”与孔丘的“为何活”作为一个专题来另论了。现在,还是回到教授所讲的“孔子”专题上来。
对于教授的相关论说,我的心得是:
第一点:尽管教授讲孔子时对邓析下的结论很是乌龙,但只要细心一点,百度一下,终不至于被轻易误导。以此为鉴,全面考察教授本课所讲内容,有一点先可肯定:教授虽在前面部分讲--孔丘创办私学是中国教育史上开天劈地的一件大事,其对中华民的影响非常深远。但在教授讲解邓析时又承认:说孔丘是创办私学第一人,是不科学、至少是不准确的--尽管看上去显得前后有矛盾,但我觉得:此见解只要分而解之就仍不失为是中肯之见。因前者是造圣者们的通论,历代延续,并非教授首创;后者才是实情,是教授的良心发现。因此,比较准确放符合实际情况的表述应为:孔丘时代出现了一些办私学研发自已理论的教育家,孔丘是其中之一。这些教育家们的创举和实践,改变了教育专属于培养贵族下一代的一统局面,开创了学理探讨和教育走向大众的新局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远影响。
第二点:关于孔丘的“有教无类”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论语》),教授解释为孔丘也不是什么人都教的,即:没有强烈学习愿望之人、智商不高之人他就不教--这恐怕是理解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之故。我始终认为:孔丘这个人,本份诚实、不搞欺骗之本性还是有多处记载显现滴。因此,“有教无类”决非是他为多收“束脩”而打的虚假广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亦不能理解成“没有强烈学习愿望之人、智商不高之人他就不教”,而应理解他不“强”教,他强调要“因人施教”--这才是实情。
第三点:对于教授的雷言:“百家争鸣”就是孔子首创的!--我只觉得有点好笑。在我已有的见识中,孔学儒家只是当时历史时期“百家争鸣”中之一家,且当周王灭纣后,检讨商纣失道时,就开始“争呜”了,且多以施“礼治”或行“法治”为焦点。也就是说:孔丘末出世、孔学儒家还未形成气候时,“百家争鸣”早已“开鸣”了。以孔丘的能力和孔学儒家在当时的地位是不足以独挡一面去开创一场延时300年之久的“百家争鸣”滴!孔学儒家真正形成气候至少应在汉武帝之后。
第四点:说孔丘毅然放弃“仕途”而去创办私学,是为探研更多的学问,是“以天下为己任”--此说是乎也太造圣了一点,说孔丘毅然放弃“仕途”--显然是误判--孔丘只不过是辞去了继续做季氏家臣--这么一种“仕途”--这在孔丘眼里也许根本算不上是“仕途”!辞做家臣、开办私学--其实质是不甘在人下、想活得更好、自查后觉得需进一步修炼--以图做更大的真正的官!这才更符合当时孔丘创办私学的真正愿望,其并非终身如一办学到底,51岁时又弃学“出仕”去做官了,不就是最好的证据么!
阅读(5560)┊ 评论(2)
对该博文的评论(2条)
〈孔子〉电影里有好多错了
楼主你好厉害啊!能写那么多
共有2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