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封蜡丸密信
阅读(1894)┊ 评论(0)
对该博文的评论(0条)
北宋政和五年、辽国天庆五年(1115)三月五日,北宋雄州知州和诜收到一封来自辽国燕京的蜡丸密信,原文如下:
“天庆五年三月四日,辽国光禄卿李良嗣,谨对天斋沐裁书,拜上安抚大师足下:
良嗣族本汉人,素居燕京霍阴。自远祖以来,悉登仕路。虽披裘食禄不绝如线,然未尝少忘尧风。欲褫左衽,而莫遂其志。比者,国君嗣位以来,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陵,官兵奔北,盗贼蜂起,攻陷州县,边报日闻,民罹涂炭,宗社倾危,指日可待。迩又天祚下诏,亲征女真,军民闻之,无不惶骇,揣其军情,无有斗志。良嗣虽愚赣无知,度其事势,辽国必亡。
良嗣日夜筹思,偷生无地。因省《易系》有云:“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语》不云乎:“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良嗣久服先王之教,敢佩斯言,欲举家贪生,南归圣域,得复汉家衣裳,以酬素志。伏望察良嗣忱诚不妄,悯恤辙鱼,代奏朝廷,速俾向化。傥蒙睿旨,允其愚恳,预叱会期,俯伏前去,不胜万幸。”
写这封密信的人,自称李良嗣,是燕京汉族人,是辽国的官员,官位是光禄卿。光禄卿在宋朝是负责祭祀的,虽没有什么实权,但也算是一个高级官职。光禄卿在辽国的职责差不多,也是掌管祭祀、朝会等国家事务的,也属于高级官员。
但辽国官制与宋朝官制从体制上看,又有所不同。辽太宗当年占据燕云十六州后,采取“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体制,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套是辽官机构,设在上京临潢府,俗称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套是汉官机构,设在南京析津府(即燕京,今北京),俗称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北院的辽官俗称北面官,南院的汉官俗称南面官。由此来看,李良嗣担任的光禄卿其实是个南面官。
李良嗣在信中说自己出身于燕京汉人贵族家庭,熟悉中国典籍《易经》和《论语》。这封密信的中心意思是,目前辽国皇帝天祚帝不得民心,女真人已开始造反,国内盗贼蜂起,必将大乱,将来辽国必亡,他希望携全家南归宋朝。
辽国当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北方大国,也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北方强国。女真人是生活在辽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一个落后地区的落后民族。这帮山野之人举兵造反,真能导致辽国亡国吗?事实是,十年之后,辽国果然被这帮女真人推翻了。在1115年的春天,在女真人刚举兵造反不久,李良嗣就能发出辽国将亡于女真人这样震耳的预言,说明这人还是有些政治远见的。
公元1115年的正月,一个名叫完颜阿骨打的女真完颜部族首领,在东北一个名叫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地方集结了一群女真人揭竿而起,公开向辽国政权与辽国皇帝天祚帝挑战。他们的目标是摆脱契丹人的统治与压迫,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国家。从此,女真人登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大舞台,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走向,都将发生深刻巨变。
然而,辽国统治者一开始对女真人造反这件事并不是很重视。他们以为,这帮女真人就是一群只会打猎吃肉的山野之人,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很容易就会将他们扑灭。
北宋对于女真人并不陌生。宋太祖时,女真人曾跨越渤海来宋朝东京朝贡,进献名马。宋太宗时,他们继续进贡马匹。后来,宋辽发生战争,辽国军队封锁了海岸线,切断了女真人的朝贡之路。女真人请求北宋出兵,攻破辽国的封锁线,但遭到了宋太宗的拒绝。这引起女真人的不满,此后不再进行朝贡。宋真宗时,女真人恢复朝贡,他们通常与高丽使者一同来东京。到了宋仁宗时,女真人迫于辽国的压力又断绝了与北宋的关系,不再进行朝贡。
这封蜡丸密信为啥送到了雄州呢?因为雄州是北宋的边境城市,距离辽国燕京最近。
“天庆五年三月四日,辽国光禄卿李良嗣,谨对天斋沐裁书,拜上安抚大师足下:
良嗣族本汉人,素居燕京霍阴。自远祖以来,悉登仕路。虽披裘食禄不绝如线,然未尝少忘尧风。欲褫左衽,而莫遂其志。比者,国君嗣位以来,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陵,官兵奔北,盗贼蜂起,攻陷州县,边报日闻,民罹涂炭,宗社倾危,指日可待。迩又天祚下诏,亲征女真,军民闻之,无不惶骇,揣其军情,无有斗志。良嗣虽愚赣无知,度其事势,辽国必亡。
良嗣日夜筹思,偷生无地。因省《易系》有云:“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语》不云乎:“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良嗣久服先王之教,敢佩斯言,欲举家贪生,南归圣域,得复汉家衣裳,以酬素志。伏望察良嗣忱诚不妄,悯恤辙鱼,代奏朝廷,速俾向化。傥蒙睿旨,允其愚恳,预叱会期,俯伏前去,不胜万幸。”
写这封密信的人,自称李良嗣,是燕京汉族人,是辽国的官员,官位是光禄卿。光禄卿在宋朝是负责祭祀的,虽没有什么实权,但也算是一个高级官职。光禄卿在辽国的职责差不多,也是掌管祭祀、朝会等国家事务的,也属于高级官员。
但辽国官制与宋朝官制从体制上看,又有所不同。辽太宗当年占据燕云十六州后,采取“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体制,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套是辽官机构,设在上京临潢府,俗称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套是汉官机构,设在南京析津府(即燕京,今北京),俗称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北院的辽官俗称北面官,南院的汉官俗称南面官。由此来看,李良嗣担任的光禄卿其实是个南面官。
李良嗣在信中说自己出身于燕京汉人贵族家庭,熟悉中国典籍《易经》和《论语》。这封密信的中心意思是,目前辽国皇帝天祚帝不得民心,女真人已开始造反,国内盗贼蜂起,必将大乱,将来辽国必亡,他希望携全家南归宋朝。
辽国当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北方大国,也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北方强国。女真人是生活在辽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一个落后地区的落后民族。这帮山野之人举兵造反,真能导致辽国亡国吗?事实是,十年之后,辽国果然被这帮女真人推翻了。在1115年的春天,在女真人刚举兵造反不久,李良嗣就能发出辽国将亡于女真人这样震耳的预言,说明这人还是有些政治远见的。
公元1115年的正月,一个名叫完颜阿骨打的女真完颜部族首领,在东北一个名叫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地方集结了一群女真人揭竿而起,公开向辽国政权与辽国皇帝天祚帝挑战。他们的目标是摆脱契丹人的统治与压迫,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国家。从此,女真人登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大舞台,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走向,都将发生深刻巨变。
然而,辽国统治者一开始对女真人造反这件事并不是很重视。他们以为,这帮女真人就是一群只会打猎吃肉的山野之人,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很容易就会将他们扑灭。
北宋对于女真人并不陌生。宋太祖时,女真人曾跨越渤海来宋朝东京朝贡,进献名马。宋太宗时,他们继续进贡马匹。后来,宋辽发生战争,辽国军队封锁了海岸线,切断了女真人的朝贡之路。女真人请求北宋出兵,攻破辽国的封锁线,但遭到了宋太宗的拒绝。这引起女真人的不满,此后不再进行朝贡。宋真宗时,女真人恢复朝贡,他们通常与高丽使者一同来东京。到了宋仁宗时,女真人迫于辽国的压力又断绝了与北宋的关系,不再进行朝贡。
这封蜡丸密信为啥送到了雄州呢?因为雄州是北宋的边境城市,距离辽国燕京最近。
雄州原名叫瓦桥关。瓦桥关本是唐代为防御契丹而建造的一座关隘,也称火帝阁,位于城西南,其建筑形状类似于一座大门洞,横跨于街心,南面墙上嵌有“雄关”两个大字。门洞上面建有庙宇,供百姓祭奠所用。祭奠文昌帝君朝南拜,祭奠火神则朝北拜。瓦桥关曾经随着燕云十六州一起被辽国占领。后周显德六年(956),后周皇帝世宗柴荣亲率大军伐辽,兵不血刃收复了瓦桥关,随即将这里改名为雄州。雄者,巍然勇猛也,大概柴荣是想以此彰显武功,威慑辽国吧。
雄州是北宋的一座边防重镇,宋辽两国界河白沟河就流淌在城北三十里处。一百多年前,宋辽曾爆发过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雄州那时处于交兵争战的焦点。北宋著名将领杨六郎曾在这里守关十六年。据说,为巩固边防,他率领军民创造性地修筑了地下战道。这些战道始于雄州,经大台、祁岗,向东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一带,长达六十多公里。战道内设有“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设施,皆用青砖砌铸,非常坚固。景德元年(1004)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战争结束,和平相处。从此,两国成了友好邻邦,每年互派大批使臣访问交流。这些使臣一般是从雄州过界,有时还要在白沟河岸举行一些迎来送往的仪式。过白沟河后,宋朝使者北上先去燕京,然后再去辽国首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林东镇)。辽国使者过河后则一路南下,直奔宋朝首都东京汴梁。两国在白沟河岸都设有专门驿站,负责经办出入境手续等事宜。
沿着白沟河岸发展起来的白沟镇,是宋辽两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与贸易榷场。宋人用茶、盐、布匹、粮食、药材、瓷器、丝织品等,换取辽人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以及刀具、马具、皮具等产品。边境贸易一片红火,百姓受惠,安居乐业。按照澶渊盟约以及后来的补充约定,宋朝每年给辽国的五十万两匹银绢,即所谓岁币,也在白沟河岸进行交割。
北宋实行文官治国,朝廷派往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基本都是文官,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并危害中央政权的藩镇割据问题。然而,雄州是个例外。雄州历任知州皆由武官担任,这已成为惯例沿袭下来。雄州的国防军事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和诜知州也是一名武官,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父亲叫和斌,是著名将领,曾跟随大将狄青南征做先锋,英勇善战,凯旋回朝后曾受到宋仁宗的接见。宋神宗时,安南(今越南)入侵,和斌受命率步骑三千出战,大败敌军。和斌长期在广西戍边,晚年回到东京担任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侯,相当于京城卫戍区陆军参谋长。
和诜年轻时参军入伍,最初在河北地方军队任职。他喜欢钻研兵器制造,曾研制出一种轻便弓弩,叫做制胜强远弓,又称凤凰弓,是一种脚踏弓弩,据说能破坚于三百步之外。他把弓弩呈给宋哲宗,宋哲宗很高兴,下令制造推广,和诜以此出名。宋徽宗继位后,和诜继续在军中任职,历任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等武官职务,大约在两年前调来雄州担任知州。
和诜虽然接收了这封密信,但从信中的称谓看,李良嗣并不是写给知州的,而是写给安抚使的。
安抚使是北宋路一级的主管军事的官员。从行政区划来看,路相当于今天的省,是由唐朝的道转化而来的。北宋立国之初,因袭唐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道。至道三年(997),宋太宗进行全国行政区划改革,将全国划分为十五个路。宋神宗时,将全国重新划分为二十三个路。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又将京都开封府单独划分为京畿路,这样全国合称二十四路。
雄州是北宋的一座边防重镇,宋辽两国界河白沟河就流淌在城北三十里处。一百多年前,宋辽曾爆发过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雄州那时处于交兵争战的焦点。北宋著名将领杨六郎曾在这里守关十六年。据说,为巩固边防,他率领军民创造性地修筑了地下战道。这些战道始于雄州,经大台、祁岗,向东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一带,长达六十多公里。战道内设有“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设施,皆用青砖砌铸,非常坚固。景德元年(1004)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战争结束,和平相处。从此,两国成了友好邻邦,每年互派大批使臣访问交流。这些使臣一般是从雄州过界,有时还要在白沟河岸举行一些迎来送往的仪式。过白沟河后,宋朝使者北上先去燕京,然后再去辽国首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林东镇)。辽国使者过河后则一路南下,直奔宋朝首都东京汴梁。两国在白沟河岸都设有专门驿站,负责经办出入境手续等事宜。
沿着白沟河岸发展起来的白沟镇,是宋辽两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与贸易榷场。宋人用茶、盐、布匹、粮食、药材、瓷器、丝织品等,换取辽人的羊、马、骆驼等牲畜,以及刀具、马具、皮具等产品。边境贸易一片红火,百姓受惠,安居乐业。按照澶渊盟约以及后来的补充约定,宋朝每年给辽国的五十万两匹银绢,即所谓岁币,也在白沟河岸进行交割。
北宋实行文官治国,朝廷派往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基本都是文官,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并危害中央政权的藩镇割据问题。然而,雄州是个例外。雄州历任知州皆由武官担任,这已成为惯例沿袭下来。雄州的国防军事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和诜知州也是一名武官,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父亲叫和斌,是著名将领,曾跟随大将狄青南征做先锋,英勇善战,凯旋回朝后曾受到宋仁宗的接见。宋神宗时,安南(今越南)入侵,和斌受命率步骑三千出战,大败敌军。和斌长期在广西戍边,晚年回到东京担任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侯,相当于京城卫戍区陆军参谋长。
和诜年轻时参军入伍,最初在河北地方军队任职。他喜欢钻研兵器制造,曾研制出一种轻便弓弩,叫做制胜强远弓,又称凤凰弓,是一种脚踏弓弩,据说能破坚于三百步之外。他把弓弩呈给宋哲宗,宋哲宗很高兴,下令制造推广,和诜以此出名。宋徽宗继位后,和诜继续在军中任职,历任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等武官职务,大约在两年前调来雄州担任知州。
和诜虽然接收了这封密信,但从信中的称谓看,李良嗣并不是写给知州的,而是写给安抚使的。
安抚使是北宋路一级的主管军事的官员。从行政区划来看,路相当于今天的省,是由唐朝的道转化而来的。北宋立国之初,因袭唐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道。至道三年(997),宋太宗进行全国行政区划改革,将全国划分为十五个路。宋神宗时,将全国重新划分为二十三个路。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又将京都开封府单独划分为京畿路,这样全国合称二十四路。
鉴于唐朝集一道之权于节度使一身,从而造成了地方专权的严重后果,北宋建国后在路一级进行分权,每个路设置了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常设机构,并对事权进行明确分割。转运司长官叫转运使,主管财政;提点刑狱司长官叫提点刑狱公事,主管司法;提举常平司长官叫提举常平官,主管平仓与贷放钱谷等事;安抚司长官叫安抚使,主管军事。路的这四个司,又简称为漕司、宪司、仓监司与帅司。对路的这种划分法,叫做行政区划分法,也称按“宪司”分路。按这种分法,河北地区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
路还有另一种划分法,即按照军事防区划分,也称按“帅司”分路。按这种分法,河北地区设有四个安抚使路,即四个军区:一是大名府路,治所在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二是高阳关路,治所在河间府(今河北河间);三是真定府路,治所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四是中山府路,治所在安喜(今河北定州)。这种安抚使,一般由各路首州的知州兼任,“掌管一路兵民之事”。
雄州,从行政区看属于河北东路,从军区看属于高阳关路。按道理,和诜应该将密信交给高阳关路安抚使,或者交给河北东路安抚使。但他没这样做,他把密信直接上报给了宋徽宗。
路还有另一种划分法,即按照军事防区划分,也称按“帅司”分路。按这种分法,河北地区设有四个安抚使路,即四个军区:一是大名府路,治所在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二是高阳关路,治所在河间府(今河北河间);三是真定府路,治所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四是中山府路,治所在安喜(今河北定州)。这种安抚使,一般由各路首州的知州兼任,“掌管一路兵民之事”。
雄州,从行政区看属于河北东路,从军区看属于高阳关路。按道理,和诜应该将密信交给高阳关路安抚使,或者交给河北东路安抚使。但他没这样做,他把密信直接上报给了宋徽宗。
阅读(1894)┊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