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婆的故事
2011-02-05 21:36:04 发表
——2003年3月14日从南宁坐8502次列车漂泊湛江,途经山区小站伶俐时,见一牧牛老妪目送列车满是神往之情。由此生出一种悲天悯人之感无法排解。为赋予人对自然的操控能力,得此一篇文字敬给默默无闻的劳苦大众!
九婆的故事
九婆小时候很想知道山外的世界,可是因为山里没有路,人们是靠驴马进出于山里山外的——九婆只好经常登上那座最高的山头向山外遥望。
九婆到了嫁人的年龄,爹妈托媒婆给介绍的对象各方面都令九婆很满意,就是过门那天是用一头毛驴驮她去的,让九婆很是生气了一阵子。但九婆也明白这事怨不得人家男方,要怪只能怪山里还是没有路而已。
有一年山外来了一群戴红五星帽的人经过了山里,他们见这里连一条通往山外的路都没有,于是放下身上的背包和肩上的枪炮,决定为山里的人开垦一条通往山外的路。起初山里人都困惑而小心的看着那群人劳动,后来九婆就和男人带头加入到那群人中干了起来。从那些人的口中,九婆耳闻了一些山外的故事,这更叫九婆对山外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山路快修好时那群人走了,临走嘱咐九婆一定要把山路修到山外去。
不久又来了一群戴青天白日帽的人,他们抓走了九婆的男人,拉到山外很远的地方修路去了,从此以后再没回来过。
九婆一边等男人回来,一边带领山里人继续把那条路往山外延伸……
这一年那群戴红五星帽的人又回来了,并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声音。他们在山里停留了一下,并答应九婆的要求,留下两个带书本的人要教山里人怎么知道山外的世界。然后那群人继续南下,去驱逐那群戴青天白日帽的人——因为他们害死了九婆的男人。
九婆当上了山里人的头头,将那条山路继续往山外修去。又几年后的一天,山里来了一辆汽车,吓得山里人躲得远远的,久久不敢近前……
九婆老了,无力再修路了,于是她就常在那几条通往山外的公路上徘徊,想着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
有很多司机要拉着九婆去山外看看。九婆总会神往一阵后说:再等等吧。
——因为九婆又为山里娃的上学问题而颠着一双小脚奔波于学校和村民之间了。同时为了改善山里的教学环境,九婆三番五次的督促村里的干部们要尽心尽力的筹措。
山里要通铁路了,铁路线几经讨论,最终落成在山里最早的那条山路上。
九婆真的老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这条铁路与那条高速公路之间的家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火车将山里娃送出山外、将山外的世界带回山里来。
九婆终于决定要在这一年的夏天坐火车去山外看看了,但她的决定还是迟了一步、她最终未能坐上过火车、终究没能走出过山里——因为在这一年的春天,九婆死了。
经过全村人的决议后,九婆被葬在了铁路和公路之间的那个山头上 ——那个山头一直是山里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山里人说九婆生前最喜欢看来往于山里山外的火车、汽车,所以要让她永远满足于这个愿望。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很多人来祭拜九婆,其中还有很多开轿车的人哭得泪雨滂沱。每当此时便会有山里老人念叨说:唉!也真可怜,修了一辈子路没坐过火车、出过山里;操了一辈子心没读过书、识过字、进过学堂。
这一年有人为九婆立了一块大理石碑,碑上除了标有九婆的生死年限外,正文却是这么八个大字:开路先锋,文化导师!
采风感悟,2003年3月14日草于南宁~湛江的8502次列车上。2007年9月23日打印于温州。
九婆的故事
九婆小时候很想知道山外的世界,可是因为山里没有路,人们是靠驴马进出于山里山外的——九婆只好经常登上那座最高的山头向山外遥望。
九婆到了嫁人的年龄,爹妈托媒婆给介绍的对象各方面都令九婆很满意,就是过门那天是用一头毛驴驮她去的,让九婆很是生气了一阵子。但九婆也明白这事怨不得人家男方,要怪只能怪山里还是没有路而已。
有一年山外来了一群戴红五星帽的人经过了山里,他们见这里连一条通往山外的路都没有,于是放下身上的背包和肩上的枪炮,决定为山里的人开垦一条通往山外的路。起初山里人都困惑而小心的看着那群人劳动,后来九婆就和男人带头加入到那群人中干了起来。从那些人的口中,九婆耳闻了一些山外的故事,这更叫九婆对山外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山路快修好时那群人走了,临走嘱咐九婆一定要把山路修到山外去。
不久又来了一群戴青天白日帽的人,他们抓走了九婆的男人,拉到山外很远的地方修路去了,从此以后再没回来过。
九婆一边等男人回来,一边带领山里人继续把那条路往山外延伸……
这一年那群戴红五星帽的人又回来了,并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声音。他们在山里停留了一下,并答应九婆的要求,留下两个带书本的人要教山里人怎么知道山外的世界。然后那群人继续南下,去驱逐那群戴青天白日帽的人——因为他们害死了九婆的男人。
九婆当上了山里人的头头,将那条山路继续往山外修去。又几年后的一天,山里来了一辆汽车,吓得山里人躲得远远的,久久不敢近前……
九婆老了,无力再修路了,于是她就常在那几条通往山外的公路上徘徊,想着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
有很多司机要拉着九婆去山外看看。九婆总会神往一阵后说:再等等吧。
——因为九婆又为山里娃的上学问题而颠着一双小脚奔波于学校和村民之间了。同时为了改善山里的教学环境,九婆三番五次的督促村里的干部们要尽心尽力的筹措。
山里要通铁路了,铁路线几经讨论,最终落成在山里最早的那条山路上。
九婆真的老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这条铁路与那条高速公路之间的家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火车将山里娃送出山外、将山外的世界带回山里来。
九婆终于决定要在这一年的夏天坐火车去山外看看了,但她的决定还是迟了一步、她最终未能坐上过火车、终究没能走出过山里——因为在这一年的春天,九婆死了。
经过全村人的决议后,九婆被葬在了铁路和公路之间的那个山头上 ——那个山头一直是山里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山里人说九婆生前最喜欢看来往于山里山外的火车、汽车,所以要让她永远满足于这个愿望。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很多人来祭拜九婆,其中还有很多开轿车的人哭得泪雨滂沱。每当此时便会有山里老人念叨说:唉!也真可怜,修了一辈子路没坐过火车、出过山里;操了一辈子心没读过书、识过字、进过学堂。
这一年有人为九婆立了一块大理石碑,碑上除了标有九婆的生死年限外,正文却是这么八个大字:开路先锋,文化导师!
采风感悟,2003年3月14日草于南宁~湛江的8502次列车上。2007年9月23日打印于温州。
阅读(2583)┊ 评论(0)
消灭零回复,立刻抢沙发:)
共有0篇帖子